当精英遭遇世俗——论苏青作品的生存意识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zhang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青是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另类”。她的创作缺乏很厚重的社会意义,也没有充当时代的先锋旗手。但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在她自身生计十分窘迫的时候,她毅然选择了将文学作为其谋生的手段,并且来描绘和记录自己的生活。而当时时代对她的关注基本上停留在她作品以外东西的讨论上。作为那时代的苏青是大胆的,更是率真的,她所面临的生存困境让她走上了创作的道路,而平民化的创作视野更是关注人的生存选择。本文试图从苏青的人生历程和作品内容上来探讨世俗文学在文学史上的生存空间。 全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苏青青春时代的生活环境、经历与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原因,以及苏青在创作过程中题材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特别对她笔下的都市女性进行分析,突显生存至上的主题。 第二章,人除了满足最基本的物质生存需求以外,在苏青的作品中还对人的生存价值有着更高的探索,具体从“性”的解放、“礼”的挣脱和“家”的怀念三个方面分析。 第三章,将苏青与现当代文学史上与她有着相似点的几位女作家进行比较,这几位作家分别是张爱玲、王安忆、池莉,从她们的共性中可知关注生存的作品是具有生命力的。
其他文献
很多孩子咳嗽不止时,一些家长习惯联合使用止咳化痰药物。对此,专家表示,很多中药和西药虽然药名不同,但成分却惊人地一致,联合使用虽然疗效增加,但副作用也明显增加。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许鹏飞表示,最常用的止咳化痰的中药有小儿肺热咳喘、儿童清肺、麻甘颗粒。这几个中药在止咳化痰方面效果确实比较好,但它们都有共同的成分,就是麻黄、杏仁、甘草和石膏。  麻黄对咳喘有很好的疗效,但它也可以使心率增
本文以《苏雪林文集》第三卷的文学评论为蓝本,论述了她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的文学批评活动。全文主要就苏雪林文学批评特色、文学批评评价及其在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等
《蚀》三部曲是茅盾作为小说家的处女作。这部长篇奠定了茅盾作为小说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而作为男性作家,他创造的女性形象群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蕴涵了男性作家丰富
作家刘醒龙在当代文坛是比较独特的一位。在当今五光十色的创作背景下,他一直作为一个忠于自己良心的现实主义者进行写作。在他所坚持的信仰的指引下,他的作品呈现了当代社会人
入秋,早晚已有寒意,又到秋季燥咳的高发季节。人体的肺脏是一个特殊的器官,喜欢湿润的环境,对干燥比较敏感,所以在秋天容易出现咳嗽的情况。  燥咳凉热有别  秋天的燥咳,有温燥与凉燥之分。一般以中秋节为界线,中秋以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中秋之后,秋风渐紧,寒凉渐重,故多出现凉燥。  温燥咳嗽是燥而偏热的类型,常见症状有干咳无痰,或者有少量黏痰,不易咳出,甚至可见痰中带血,兼有咽喉肿痛,皮肤和口
王蒙新时期小说创作过程是一个小说艺术不断创新的探险过程。王蒙的小说艺术探索是一种充满勇气的探索,他的每一次探索,都给当代小说带来了新的变化和影响。 王蒙小说艺术创
张洁小说婚恋主题所显示的情爱观走向及其创作风格的嬗变,已成为张洁小说创作中最重要的,也是特别耐人寻味的现象。当然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关于这种现象,近十年来,已有学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