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HSP70、GR与肝脏手术创伤程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HSP70、GR之间的关联以及二者在维护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建立不同范围肝切量的大鼠创伤模型:160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四组:①正常对照组(N组,10只)②轻度损伤组(50只)③中度损伤组(50只)④重度创伤组(50只)三个创伤组术后包括2h、8h、12h、24h、48h 5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大鼠。制模后,在各时间点分批处理大鼠,提取血液及首次手术后剩余肝脏组织。2.指标检测: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创伤组术后2、8、12、24、48h肝组织中HSP70、GR的表达情况,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电解质。结果:1.采用SD大鼠建立的不同范围肝切量模型,轻、中、重度创伤组之间的存活率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随着手术术后时间的延长,各创伤组术后HSP70的表达量迅速增加,8h达到峰值(P<0.05),后逐渐下降,并于48h降至正常水平(P>0.05)。随着大鼠肝损伤程度的增加,HSP70的表达量也随之递增(P<0.05)。对照组大鼠肝脏HSP70的表达量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大鼠创伤后肝组织和血清中HSP70的变化趋势一致,其表达量都在术后12h达到波峰,24h仍高于正常组水平。4.手术创伤组的肝组织中,GR的表达量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12h降到最低点(P<0.05)后逐渐上升,48h基本达到正常水平(P>0.05)。随着肝损伤程度的增加,GR的下降趋势更加明显(P<0.05)。对照组大鼠肝脏GR的表达量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各创伤组术后24h内,HSP70的变化趋势与GR相比更为明显(P<0.05)。6.不同手术创伤程度组术后的内环境变化:三个创伤组术后K~+均迅速下降,2h至最低水平后上升,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在术后2h,K~+随着创伤程度的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Na~+术后逐渐下降,12h降至最低后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在术后12h时Na~+随着创伤程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P<0.05)。结论:1.手术创伤后2h肝组织HSP70表达升高,8h达到峰值,48h降至基本正常水平;GR于术后2h开始下降,12h降至最低点后逐渐升高,48h基本达到正常水平。提示HSP70、GR可能是创伤后早期参与肝细胞损伤机制启动的一个重要因素;2.随着手术创伤程度的增加,HSP70的表达增多,GR表达减少,同一时间点,轻度损伤组肝组织内HSP70的表达量低于中度损伤组(P<0.05),中度损伤组肝组织内HSP70的表达量低于重度损伤组(P<0.05),而GR的表达量则刚好与之相反,HSP70及GR的表达量有可能作为判断肝脏手术创伤程度的指标。3.大鼠不同程度肝损伤后,血清和肝组织中HSP70的变化趋势一致。4.与检测GR相比,HSP70在损伤中的敏感性更高(P<0.05)。5.随着创伤程度的增加,HSP70与Na~+及GR呈负相关,GR与Na~+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