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讨论东北的振兴,是在中国市场经济框架已经初步确立并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程度已经相对较高的条件下进行的。长期以来,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宏观层面看资金短缺是经济发展普遍面临的问题,从微观层面就表现为企业资金的短缺。因此,融通资金以及融资路径的选择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只有有了一个坚实的金融体系和融资机制,振兴东北才有坚实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有了高效率的金融支持,东北地区才能更好地把本地的资源和东北以外的资源更好地调动起来、整合起来、利用起来,使其成为振兴东北的动力来源。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是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和工业化进程中实施的,因此,资金问题尤为突出。结构调整、制度创新、技术改造和人力资源重组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财力有限,政府不可能在短期内投入如此巨额的资金,这样一来,资金供求势必形成巨大的缺口。就目前情况看,我国资本市场的规模有限,完全指望通过上市来解决资金问题不现实,银行贷款和财政支付囿于各自的预算约束也不可能单独完成填补资金缺口的任务。这部分资金从哪里来?传统的融资方式已不可能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资金缺口,如果单纯依靠本地区的自身资金积累或者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都是不现实的。本文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利用国内发达地区资本和利用外资两条线,提出具体、适宜的融资策略,同时,还强调了改善融资环境是利用域外资本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