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醇溶蛋白(zein)是存储在玉米中典型的醇溶类蛋白质,具有良好的成膜性,主要应用在食品包装,生物医药活性包装,药物缓释材料等方面。聚碳酸亚内酯(PPC)是通过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共聚得到的新型可降解类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再生性等优点。纳米二氧化钛被认为是目前最可靠的光催化剂,具有优良的稳定性、高化学活性、无毒、抗菌、防紫外线等特点,因此常被应用到降解污染物,太阳能电池等电子设备上。本研究以玉米醇溶蛋白、聚碳酸亚内酯和纳米二氧化钛为原料,甘油为增塑剂,应用挤压法制备zein/PPC/纳米Ti02复合膜,并对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吸水性能、表观形态及结构、热稳定性和内部分子结构进行研究。同时分析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和抗菌性。结果表明,利用挤压技术制备的复合膜具有较好的透明性,且各物质分布均匀。增塑剂甘油和PPC的添加均提高了复合膜的机械强度,当物质含量分别为甘油20%,PPC为25%,纳米二氧化钛为0.5%时,抗菌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最优,达到25 MPa。应用变形Halsey模型方程,拟合预测拉伸强度与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模型。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到玉米醇溶蛋白和PPC和甘油之间混合均匀,可形成有序的网络结构,且纳米二氧化钛均匀的分布在复合膜中;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失重(TGA)分析表明抗菌复合膜的热稳定性能好;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显示,复合膜中由于PPC的添加形成了新的酯犍,使得复合膜结构更加稳定,并且存在相应的化学键表明纳米二氧化钛稳定的存在于复合膜中。采用甲基橙染料模拟污染物,染料降解率代表光催化性强弱,考察复合膜的光催化性,结果显示,复合膜中甘油和PPC的添加量均对复合膜的光催化性影响较小,添加的纳米二氧化钛含量不同时,复合膜表现出不同的降解率,且在紫外光下降解率高于自然光照射下的降解率。当纳米二氧化钛含量为0.5%时,在紫外照射条件下,复合膜显示出了较强的光催化性,降解率为84.14%,并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方程参数R2为0.976。微生物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纳米二氧化钛的复合膜在紫外照射下具有抑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