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不同特点胸腺瘤(直径较大、合并重症肌无力以及不同分期)的围手术期安全性,为胸腺瘤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1.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3例行胸腔镜下或开放胸腺切除术治疗MasaokaⅠ-Ⅲ期的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将所有患者先按肿瘤大小(50mm为界)分为大瘤体组(直径≥50mm)和小瘤体组(直径<50mm);其次将大瘤体组的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腔镜组和开放组;再将所有行腔镜手术的患者按肿瘤直径分为大瘤体组和小瘤体组,并分别比较各组患者围手术期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包膜完整性、术后并发症、引流管留存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不同分期的患者中转开胸的情况,评估腔镜手术的难易程度。最后对所有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腔镜组和开放组,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3.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性分布用(x±s)表示,并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不符合正态性分布的用“中位数及四分位数(M,P2575)”表示,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结果83例胸腺瘤患者中大瘤体组术中出血量多(100.00ml对50.00ml,P=0.032),术后引流管留存时间长(3.00天对2.00天,P=0.026),术后引流量较多(417.50ml对320.00ml,P=0.015);大瘤体组患者中接受腔镜手术者29例,与开胸手术患者相比其术中出血量更少(50.00ml对150.00ml,P<0.001),包膜破损发生少(0对26.09%,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6.90%对34.78%,P=0.026),术后引流管留存时间短(P2575:2.00-4.00天对3.00-4.00天,P=0.009),术后引流量少(330.00ml对560.00ml,P=0.006),术后住院时间短(9.00天对12.00天,P<0.001);接受腔镜手术的患者中,大瘤体组与小瘤体组比较,各项观察指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病例中,Ⅰ期无中转开胸患者,Ⅱ期患者中转开胸病例占拟腔镜手术患者的3.70%,而Ⅲ期患者中有44.44%需要中转开胸;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中,腔镜手术患者包膜破损发生率低(0对27.78%,P=0.001),术中出血量少(50.00ml对100.00ml,P=0.00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8.82%对33.33%,P=0.048),引流管留存时间短(2.00天对3.00天,P=0.015),术后引流量少(272.50ml对467.50ml,P=0.029),术后住院时间短(9.00天对11.00天,P<0.001)。结论1.随着胸腺瘤瘤体直径的增大,无论开放手术或胸腔镜手术,手术难度均增加,术后恢复变慢,瘤体直径不应是选择手术方式的影响因素。2.Masaoka分期是影响胸腔镜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胸腔镜手术更适合Ⅰ、Ⅱ期患者选择。3.对于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