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薛凤祚的中西会通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23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薛凤祚在其著作《历学会通》中是如何对中西科学进行融合会通的,以及在此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会通特点和思想。此书汇集了当时传入的众多西方科学知识,成为一部会通中西的名著。薛凤祚因此书闻名于世,得以在明清之际的中西交流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简要介绍薛凤祚的生平经历及其主要著作《历学会通》,对薛凤祚的交游作出较为深入的考证,并且评述了薛凤祚在清初学界的影响。2、通过考查中西会通的历史背景,本文尝试给出了明清之际“中西会通”的内涵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从“求学经历和博采中西”两方面探求薛凤祚会通思想的形成过程,同时分析了薛凤祚与徐光启在会通思想上的渊源关系。3、本文比较了明清之际以徐光启、王锡阐、薛凤祚所代表的会通方式。在此之前,学界对薛凤祚的研究普遍局限于他天文历算方面的工作。事实上,薛凤祚“广罗博采”的会通内容非常丰富,其会通内容涉及当时中西交流的大部分学科,其中比较有价值的会通思想并没有得到学界充分的重视。本文指出,在明末清初的诸多学者中,薛凤祚“折衷中西,会通归一”的会通自成一家,并且首次将薛凤祚的会通结构系统的分解为“义的会通”、“技的会通”、“理的会通”三个层次,这种分类概括了明清之际会通的基本类型,不仅体现在薛凤祚的会通实践中,而且也可以用此分类来剖析其他学者的会通内容。本文研究表明,薛凤祚的会通模式对于中西历算的交流和互动颇为有利。但由于薛凤祚所处时代的历史局限,特别是当时清代历算学家普
其他文献
我国电力系统一直遵循“到期必修,修必修好”的设备检修原则。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网结构日益复杂,二次设备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但设备检修维护的工作量和成本也不断增大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关乎民生,连接民心,是城市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社会民生建设和提升社区民主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更加复杂,更加迫切。当前,城市居民越来越看重传统物质类公共产品的供给质量,注重对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心理健康等精神类公共服务的需要,高质量、多层次的公共服务需求已经不是原有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所
摘要:实践能力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适应酒店实际工作,满足酒店行业用人需要的能力要求。酒店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是培养在校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对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案例教学创新的讨论,提出了有利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的思路。  关键词:实践能力;酒店管理专业;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1
摘要:本文以延边大学社会学专业为例,探讨民族地区高校人类学课程建设的意义、课程建设的基本路径、存在问题及对策,旨在为民族地区综合性高校人类学课程建设提供一条可借鉴的有效思路。  关键词:人类学;课程建设;民族地区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196-02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延边大学社会学专业人类学课
在国家大力推动创新的背景下,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微观主体,其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企业的技术创新难免会出现创新风险大成本高,技术市场双重不确定性,及技术创新的外部性所带来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导致企业创新投资不足以至市场失灵问题,进而使得技术创新夭折。各国政府普遍通过政府干预来纠正"市场失灵",通过政府来引导企业技术创新。我国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