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来源 :河北联合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3386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预防及避免侧胸壁、腋窝及上臂后内侧感觉异常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解剖15具成人尸体的30侧腋区,观察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ICBN)及其毗邻关系,详细测量并记录其起源、走行、分支及交通支。  结果:  本组30侧腋窝中,1经起始部途径成功保留10侧(100%),经腋静脉下途径成功保留9侧(90%),离断1侧,经背阔肌途径成功保留7侧(70%),离断3侧。2肋间臂神经起源于第二肋间的占83.3%(25侧),起源于第三肋间的占16.7%(5侧),未观察到起源于第一、四肋间者及由第二肋间、第三肋间神经共同组成者。312侧的肋间臂神经为单干型,15侧的肋间臂神经为单干分支型,2侧的肋间臂神经为Ⅱ干型,1侧的肋间臂神经为Ⅲ干型,未见缺如型。4侧胸壁以第三肋间神经(25/30)和肋间臂神经(15/30)分布为主,其中3侧肋间臂神经独立分布于此(包括1例肋间臂神经短小者),未观察到臂内侧皮神经(Medical brachial cutaneous nerve,MBCN)分布至此。腋窝区,第三肋间神经(12侧)、肋间臂神经(21侧)和臂内侧皮神经(11侧)均有分布,但以肋间臂神经分布为主,其中1例肋间臂神经独立分布于腋窝。上臂后内侧,肋间臂神经(21侧)和臂内侧皮神经(22侧)的分布基本持平,其中1例肋间臂神经独立分布于上臂后内侧,未观察到第三肋间神经分布至此。观察到一例肋间臂神经短小者。5肋间臂神经与臂丛存在交通支的共有24侧(80%),其中肋间臂神经起源于第二肋间且与臂丛存在交通支的有21侧,起源于第三肋间且与臂丛存在交通支的有3侧。交通支起点直径为0.77~1.01mm,平均直径为0.89±0.29mm。交通支至肋间臂神经起点距离为3.82~5.11cm,平均距离为4.46±1.56cm。663.3%(19侧)的肋间臂神经穿出胸壁时存在伴行血管。  结论:  1.经起始部途径、经腋静脉下途径找寻、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成功率较高,经背阔肌途径易离断之。  2.肋间臂神经和MBCN、第三肋间神经相互吻合、交通,形成完美的的皮神经网络,独立或互补的分布于侧胸壁、腋窝及上臂后内侧。  3.肋间臂神经与臂丛之间交通支的破坏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发生感觉异常的可能因素之一。  4.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中找到肋间臂神经及其交通支、伴行血管和相关神经,并完整保留,将更有利于预防患者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感觉异常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共同基础,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慢性弥漫性疾病,对全身各类血管
月份:四月(清明、谷雨)  物候期:显蕾花序分离开花新梢旺长坐果  管理要点:花前复剪、花期防冻,促进坐果、合理留果和防治病虫等    1 花前复剪    (1)抹芽。即抹除背上、剪锯口等不需要成枝处的萌芽。减少树体养分的无效消耗。  (2)花芽萌动后(能够认准花芽时为准),及时疏除树体上多余的弱果枝,缩剪细长串花枝,破除部分中长果枝花芽,保持花芽与叶芽比为1:4-5的适宜比例。  (3)控前促后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教学中进行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是教育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具有许多科技的元素,集视频、图片、动画于一体,在提高学生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学带来丰富的教学资源,活跃教学的气氛,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本文将进一步探究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探究 信息技术 初中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