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3-2014年、2014-2015年田间研究了W1(2550 m3.hm-2、2325 m3.hm-2),W2(3450 m3·hm-2、3000 m3·hm-2),W3(4350 m3·hm-2、3675 m3·hm-2),W4(5250m3·hm-2、4350 m3·hm-2)4种滴水量处理对0-140 cm土层含水量、0-60 cm土层根长、根重、根体积、根系活性以及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分配、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等的影响。为北疆冬小麦节水高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增加拔节后滴水量,增加湿润土层深度,主要直接增加0-60 cm土层含水量,间接减少生育中、后期麦田60-140 cm土层储水耗水量。2.随滴灌量增加,显著增加拔节至成熟期间0-60 cm土层根系干重、根长度,主要是增加滴水促进0-20 cm根系生长的结果,20-60 cm土层的根系生长受到轻微抑制;显著提高孕穗期至开花期0-40 cm的根系活力,以W3和W4处理的根量较大。3.随滴灌量增加,增加孕穗至花后20 d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旗叶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降低胞间CO2浓度;增加冬小麦拔节至成熟期间各生育阶段的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以W3和W4拔节后的总光合势较高。4.随滴灌量增加,增加拔节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花后光合产物对籽粒的贡献率,灌浆前期倒伏严重抑制花前营养器官贮藏物质向籽粒的转移;增加冬小麦产量,却明显降低水分利用效率。5.增加滴水量,主要改善0-60 cm土层水分条件,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提高孕穗至灌浆的小麦群体光合性能,促进营养器官的物质向籽粒转移是增产的原因。北疆滴灌冬小麦拔节至成熟期推荐滴水量为1800-2025 m3·hm-2(总滴水量为3450-3675m3.hm-2),可获得6737.37-8604.13 kg·hm-2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