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残疾儿童的人口数量和比例均较大,以特殊教育学校为载体的特殊教育和安置直接影响着社会公平和公正。其中,培智类特教学校是招收除听障和视障外所有障碍儿童的特教机构,其使用者与其他普通学校或特教学校有极大的差异。在建筑设计中,对这些差异的回应和针对性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听障和视障儿童相比,培智类特教学校的学生在感官功能和肢体上并没有明显的障碍或缺陷,其特殊之处多集中于社交、情绪、行为、语言、感知觉和认知等心理层面,其中,情绪、行为、感知觉和认知受所处环境影响较大。因此,笔者以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结果为依据,分析其在情绪、行为、感知觉和认知层面存在的共性特征和问题,并结合对培智类特教学校的现状调研,对该类学校的建筑空间设计提出针对性的设计策略。本文的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用以对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等研究基础做出介绍,并提出研究对象和总体框架;第二章和第三章为问题分析部分,分别侧重于理论分析和调研分析,前者对培智类特教学校的使用主体进行介绍,并分析其心理学特点,后者对培智类特教学校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实地调研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梳理和问题分析;第四章和第五章为策略提出部分,分别对发展性障碍儿童的情绪与行为以及感知觉和认知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设计策略,前者就发展性障碍儿童的情绪敏感、行为约束能力差、肢体活动缺乏提出弱声化、安全化和活动空间灵活化的设计策略,后者就其感知觉与感觉统合失调、信息识别能力弱、空间认知发展缓慢提出可达化、直观化和可理解化的设计策略。第六章为总结部分,将未来研究的展望和本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