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控制系统研究——基于控制论视角的城市设计运作机制优化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_52810_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R.V.George从更贴近现代城市设计师工作方法与过程的角度,提出城市设计是一种二次订单设计(Second Order Design)。这一观点最本质的意义在于拓宽了城市设计的对象,即从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而研究人与人的相互作用。本文的研究则是从这种相互作用的研究入手,揭示城市设计过程中各要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设计并不是直接控制物质形式的环境和空间,而是通过“控制相关项目的设计过程”来影响城市建设。本文所研究的“控制”,并非是狭隘的限制和禁止,而是全面的控制,其中包括积极的刺激和干预。之所以要对城市设计进行控制系统建立,是要对城市设计的整个制定和实施程序做进一步完善。程序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一般发展次序,科学的程序则揭示了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秩序和完整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相关因素的制约关系。城市设计的运作作为技术和管理的综合过程,除了行政权力的制约、技术力量的支持以及制度规定的刚性以外,更有赖于有效的程序建立,这是系统得以建立的基础,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和出发点。对城市设计控制系统及其模型的研究,将有助于以整体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重新认识城市设计,给予和还原城市设计作用的有效空间;有助于统筹配置城市设计过程中的资源,促进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实现;有助于有效连接城市设计的设计与实施过程,明确城市设计的起点与方向。  本文首先在城市设计概念认识的基础上,论述了城市设计是一种过程性的社会实践,并基于现状分析了城市设计存在的学科环境和实践环境。第三章分析了城市设计控制性思想在历史建设中的演变,并以英、美两国为例介绍了现代城市设计中的控制实践。第四章从基本认识和核心目标上明确城市设计控制系统理论建构的前提和方向,进而引入控制论的概念和方法,建构较为完整、较为理想化的城市设计控制系统概念模型,及模型的预测价值。第五章在系统分析城市设计运作过程的基础上,以控制论的视角具体分析城市设计控制系统中的各结构性要素,从而建立城市设计运作过程的控制系统。第六章则结合我国城市设计运作的实际问题,以控制论的视角论述了现有机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我国城市设计的运作和体制特点,提出了基于控制论原理控制系统优化策略,并从各个结构性要素进行专项论述。
其他文献
近年来针对生态建筑的各项研究走向深入.该文在继承一些专家同行理论的基础上,对围护结构的概念提出了新的理解,回顾了生态建筑运动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与深入,从气
无论西方国家还是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社区的研究普遍关注的重点都在各类型建筑包括住宅建筑设计中资源和能源节约利用同室内舒适度要求相结合.居住区室外空间环境设计中同类问
论文首先对住区、休闲、住区休闲设施的概念、内容、性质进行了界定,并探讨了在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目的是理清论文的基本概念及研究依据;在对住区休闲设施的发展历程进
该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部分提出了目前问题之所在和课题研究的意义,并确定了该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大学校园交通系统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回顾,并从而找出其内部发展规律,
伺堂之制是中国古代社会制度一宗族制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祠堂建筑是宗族文化的物质承载者和形象揭示者,也是中国古代主要建筑类型之一,其选址,平面形制都有强烈的“礼制”
该文借助于视觉心理学理论的指导,对建筑造型中的视觉"力"的表现形式、成因及形成过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对建筑造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论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
建筑设计的目的是要创造建筑的形态,也就是谋求特定情态的建筑的实体形式与空间构成.在信息化的社会,建筑应该是体现时代特征的新的建筑,是人类应用技术的目的,是超越技术创
城市政策是城市规划以外的又一种有效干预城市发展的手段.该文从城市政策研究的学科背景和时代背景出发,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对公共政策、城市政策的研究提示出城市政策研究的重
体育馆比赛厅使用率低的情况一直是困扰设计界的问题,其根源在于缺乏科学的策划,设计思想僵化.针对这种现状展开的设计讨论与研究,国内外已有多年的历史,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
为探索新时期开放条件下的人居环境系统理论和我国人居环境“国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形态,开展本课题研究。 本文以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论为指导,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