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T图像的全心脏分割算法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ysses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并且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因此,对心血管疾病进行定量辅助诊断和介入治疗,对改善人类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心脏是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关键器官,现代医学成像技术能够提供丰富的结构和功能信息,其中CT(Computed Tomography)成像速度快、分辨率高、信息量多,是做心脏检查的重要手段。基于CT图像对心脏区域的分割在心血管疾病的诊疗上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针对心脏中某些解剖结构的分割算法,他们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心房、心室的分割。但是,对于心脏手术导航、介入治疗指导、计算机辅助诊断等应用常常需要获得整体心脏结构。通过精确提取心脏完整区域和边缘,建立全心脏三维模型以辅助医生进行临床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然而,复杂的心脏结构以及由于心脏搏动而形成的伪影和噪声,给心脏的定位和分割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心脏的全自动分割一直是具有挑战性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本文以医学图像分割与图像识别研究为背景,针对心脏CT图像序列中相邻切片和不同序列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的特点,对心脏的分割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全心脏自动化分割方法,并对分割后的心脏进行了三维可视化显示。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训练分类器实现心脏目标的自动定位。首先,基于不同个体心脏相似性的特点,利用已有样本集提取图像Haar-Like特征,并采用AdaBoost与瀑布算法训练生成一个心脏级联分类器,利用分类器检测输入图像自动定位心脏目标。然后,根据同一个体心脏相邻切片的相似性特点,将当前的检测结果动态调整后续图像的检测参数,形成一种自适应多层目标检测算法,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误识率。(2)基于主动形状模型(Active Shape Model)的全心脏分割算法。首先,利用心脏先验知识通过训练样本集获得心脏平均形状模型;然后,根据心脏分类器的检测结果初始化平均模型,并作自适应形状匹配。在匹配过程中,以起始匹配结果作为初分割模板,同时将其作为下一层的分割模板,如此迭代更新直至遍历结束,由此实现一组CT图像序列与心脏平均模型的匹配,从而得到了全心脏边界的匹配结果。最后,根据匹配结果得到的边缘特征点,利用贝塞尔曲线对边界进行最优路径规划与选取,获得光滑的分割结果。(3) 对于上述算法分割后的结果,分别与人工分割结果和临床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对照分析,并采用3D纹理映射法进行了三维可视化绘制和显示。综上,本文基于先验模型实现了对心脏的自动定位、形状匹配与轮廓拟合。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实现对全心脏自动与精确的分割,为后续心脏功能参数分析、计算机辅助诊断以及介入治疗等奠定了数据基础。
其他文献
温度传感器在现代测量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热电偶,尤其是钨铼热电偶对高温测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热电偶的材料极易在高温下氧化而失去测温性能,所以制备合适的抗氧化涂层已经成为进一步提高热电偶性能和使用范围的关键技术。因此,获得廉价钨铼热电偶的抗氧化技术,使之能在高温的有氧环境有效工作是本文追求的目标。首先,本文介绍了电弧离子镀设备、电子束蒸发设备的结构、原理及应用。找出了处理钨铼丝表面氧化皮的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基于脑电信号实现人脑与计算机或其它电子设备通讯和控制的系统,为肢体瘫痪的病人提供了新的神经修复途径。行为脑电的采集与特征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