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1年生火炬树实生苗为实验材料,盆栽于土壤含水量40%-45%(对照-CK)、30%-35%(轻度土壤水分胁迫-T1)、20%-25%(中度土壤水分胁迫-T2)和10%-15%(重度土壤水分胁迫-T3)条件下,研究土壤水分胁迫对火炬树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其今后的园林绿化、栽培和应用于水土保持及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中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水分胁迫初期,火炬树叶片的MDA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增加,但SOD活性和POD活性上升,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所以之后随着实验的进行,胁迫组的MDA含量显著下降,4个水分梯度的质膜相对透性无显著差异。胁迫后期,可能植物生长处于衰退期,MDA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大。此时,POD活性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但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所以质膜受伤害程度较小。(2) T1、T2和T3组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在胁迫期间均显著高于对照,而且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而逐渐上升,表明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在渗透调节作用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火炬树重要的渗透调解物质。而蛋白质含量则显著下降,由于体内肽酶活性升高,体内蛋白质合成受阻,蛋白质分解加速,导致含量下降,其原因可能是它不作为渗透调节物质,而是转换为氨基酸的形式来参与代谢和渗透调节。(3)叶绿素含量在胁迫前期和中期均显著高于增加,有助于提高火炬树的抗旱性,土壤水分胁迫下Chla/b比值在4个水分梯度间无显著差异,表明火炬树具有较强的抗旱性。Chls/Car的比值大于3:1,可以起到提高叶绿素在光合色素中相对含量比例进而增加光合能力的作用。胁迫后期,4个水分梯度的Chls/Car均小于3:1,这可能与植物处于生长衰退期有关。(4)在土壤水分胁迫作用下,火炬树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和时间的延续而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也随之下降,表现出与净光合速率相同的趋势。Tr的降低幅度大于Pn,表明火炬树在降低光合作用的同时通过更大程度地降低蒸腾作用而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WUE),来适应水分胁迫的生存条件。(5)长期土壤水分胁迫处理显著影响了火炬树幼苗的生长与生物量分配。在土壤水分胁迫下,火炬树的株高、基径、分枝数、单株叶片数和侧根数明显减小,主根缩短,总生物量下降。其中株高和侧根数在4个水分梯度问均达到显著水平,3个土壤水分胁迫组的分枝数、单株叶片数和根长显著低于对照。轻度水分胁迫下根茎比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中度和重度土壤水分胁迫对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大于地下部分生物量,所以具有较高的根茎比,以此提高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