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立自然保护区是我们对生态保护系统认可的一种方式,而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可以为保护区的管理、建设和修复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也能够促进地方政府转变态度,更加重视保护区的质量而不是数量。然而通过对传统的评价系统分析发现,其存在着评价指标粗放、忽视指标直接的关联性、评价方法落后等问题。本研究针对传统保护区生态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评价技术和评价方法方面的改进和创新,具体的工作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首先结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标准》将保护区的评价目标分解为自然属性、可保护属性、价值属性三大块,并进一步细化这些指标,分层次引入更多评价因子,以求从多个方面,全面的评价自然保护区。选取使用了适合本研究内容的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上下级评价因子的权重、各个因子的得分进行综合评价,模糊层次分析法综合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分析法的优点,能够以科学合理的方法求取每一层指标的最大隶属度,从宏观和细节上反映保护区质量。2.根据理论模型建立基于Web的评价系统。通过对比分析Web环境、数据库、设计语言等方面的信息,最终确定本系统使用轻量级Web系统最常用的LAMP框架。将理论模型和数据库模型具体化,用计算机语言实现系统的全部功能,解释了程序工作原理,展示了部分代码片段和系统运行界面。3.用本文研究的评价体系对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大别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指标和具体的评价过程,展示了数据推演的过程,得到的结果和大别山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最后针对大别山自然保护区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