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思维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表示“模型建构”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第一要素。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化,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和老师开始注意模型教学。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是调查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发展现状,分析物理模型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为实际课堂中的模型教学提出有效的建议。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阐述了国内物理模型教学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以及模型教学现状的研究情况。并且论述了物理模型教学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物理模型的概念及分类、物理建模的过程及方法以及物理模型教学的概念及作用。接下来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梳理出与物理模型教学有关的内容,为物理教材中模型教学内容分析奠定基础,以便找出高中教材中模型教学的典型内容,再结合学生所做练习题中的问题模型,总结出高中物理课堂中典型的模型教学内容,从而为后续调查物理模型教学现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调查物理模型教学现状,首先通过问卷法调查高中生对物理模型、建模的认知以及对物理模型的学习行为,从而得出高中生物理模型学习情况的现状:(1)学生对物理模型认知比较浅薄;(2)学生认可模型教学的积极价值;(3)学生建模和应用模型的意识弱。接下来通过问卷法调查教师对物理模型和物理模型教学的认知情况以及模型教学专业发展情况,然后通过课堂观察法调查教师在课堂中对一些需要模型教学的内容是否模型教学以及如何开展模型教学,从而得出高中物理教师模型教学情况的现状:(1)教师对物理模型的认知比较浅薄;(2)教师认可模型教学的积极价值;(3)教师模型教学专业发展途径多样;(4)教师模型教学实施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模型教学频率低、教师无意识模型建构、教师并不重视模型建构过程、教师把物理模型当作知识点传授给学生。通过访谈法,访谈有经验的高中物理教师找出模型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1)教师应重视模型教学,改变教育方式,(2)教师要提高建模教学能力,(3)学生要从物理学的视角去感受生活,(4)模型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