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田间试验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安徽沿淮中稻主要害虫几种药剂优化治理技术,主要结果如下:
1.沿淮中稻主要虫害和捕食性天敌的数量动态
研究结果表明,安徽沿淮中稻田主要害虫为稻飞虱(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和稻纵卷叶螟,主要捕食性天敌为蜘蛛(以研究蜘蛛为主)。2007年沿淮中稻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均严重发生,并分别于8月15日和8月21日达到高峰。天敌主要优势种各稻型均为四点亮腹蛛、草间小黑蛛、八斑球腹蛛、拟水狼蛛和三突花蛛;其数量在水稻全生育期均很丰富。在调查过程中呈逐渐增加趋势,对害虫有很大的潜在控制作用。
2.不同药剂处理对沿淮中稻主要害虫及天敌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害虫发生前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和后期(8月上旬以后)均不采取防治措施的小区,害虫严重发生。高效氯氰菊酯(前期)/高效氯氰菊酯(后期)处理对害虫防效很差,对捕食性天敌有毁灭性杀伤作用。锐劲特/BT处理、BT+杀虫双/锐劲特处理、BT/锐劲特处理、锐劲特/BT+杀虫双处理等主要害虫有较好的防治,其对稻飞虱的防效在施药后第28d分别达到68.4%、74.5%、80%、80%,且对稻田蜘蛛影响较小。锐劲特/锐劲特处理对稻飞虱尤其是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显著,对稻飞虱的防效在施药后21d、27d分别达到73.7%、86.8%,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在施药后第7d、14d分别为86%、91%,但对天敌影响较大。
3.沿淮中稻害虫防治措施的评价
以各处理小区的水稻产量作为经济效益指标,以益害比作为生态效益指标,对各防治处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锐劲特/BT处理最优,锐劲特/BT处理(X5/X3)小区的益害比最高,达到0.128;其次是BT+杀虫双/锐劲特处理,BT+杀虫双/锐劲特(X4/X5)小区的益害比达到0.109;而高效氯氰菊酯防治(X6/X6)的小区,因天敌被大量杀伤,益害比最低,仅0.011,低于对照小区的益害比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