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据报道,全球生育期夫妇不孕症的发生率约为15%-20%。目前,不孕症已经成为普遍困扰全世界人类的一个话题,对公众健康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随着临床诊断方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多不孕患者的病因能够明确诊断,从而采取较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然而在不孕症中,原因不明不孕患者的比例居高不下,其发生率约为不孕症的6%-37%,平均比例为20%。由于原因不明不孕患者缺乏明确的病因,针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多为经验性治疗如促排卵,IUI等。但原因不明不孕患者真的就没有原因吗?大多学者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原因不明性不孕可能存在有一个或多个潜在影响受孕的因素如精子获能失败,精子-卵子结合障碍,卵母细胞缺陷等。原因不明不孕患者最复杂的过程就是寻找潜在的不孕因素。本课题回顾性分析,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生殖中心进行IVF/ICSI治疗的原因不明不孕夫妇,旨在辅助生殖技术的帮助下,从中发现一些可能存在的潜在不孕因素,并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目的: 1、借助于体外辅助生殖技术,综合分析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的受精状况,旨在发现可能存在的潜在影响受精因素。 2、对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授精方式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寻找合适的手术方式。 方法: 1、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生殖中心,进行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 VF-ET)和卵母细胞浆单精子注射技术(ICSI)治疗的原因不明不孕夫妇254对,以同期619对单纯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受精情况、胚胎发育潜能、临床结局以及形态异常卵母细胞率之间有无差异。 2、在常规IVF-ET周期中,原因不明性不孕因完全受精失败行补救ICSI术的30位患者为实验组,以精液原液优化后出现隐匿性严重少弱精子症直接行ICSI术的35位患者为对照组,并对这两组的受精情况,胚胎质量和临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1、原因不明不孕患者与输卵管因素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原因不明不孕女方的年龄(30.98±3.57 vs28.82±3.67),不孕年限(5.9±3.47 vs4.65±3.00),窦卵泡数量(13.59±4.72 vs14.75±4.93),HCG日E2值(4711.16±2312.79 vs5557.42±2726.06),获卵数(12.96±6.03 vs14.60±6.45)与输卵管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原因不明不孕患者优化后男方精液在A级(59.77±25.56 vs67.69±14.52),B级(19.75±9.94 vs22.06±7.51),密度(26.92±16.88 vs31.05±14.69),正常形态数(31.99±15.39 vs36.36±10.95)均低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存在差异(P=0.000)。原因不明不孕组的MII率(86.8%vs89.7%),2PN率(52.2% vs60.6%),优质胚胎率(32.2% vs38.2%)均低于输卵管组(P=0.000)。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受精失败率(包括受精率≤30%和完全受精失败)和异常形态卵母细胞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1.1% vs5.1%;12.1% vs7.9%),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0)。两组在可利用囊胚率,新鲜周期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流产率之间均无统计差异(P>0.05)。 2、原因不明不孕患者IVF周期完全受精失败补打ICSI组与隐匿性严重少弱精子症直接行ICSI患者的比较:补打ICSI组与隐匿性严重少弱精症组的一般情况无差异存在(P>0.05)。补打ICSI组的优质胚胎率低于隐匿性少弱精症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43.1%vs51.3%,P<0.05)。但两组在MII率、正常受精率和临床妊娠结局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卵母细胞形态异常和潜在的精子功能缺陷可能会影响精卵结合,导致受精失败,是造成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可能是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潜在的不孕因素。 2.原因不明不孕患者首次行试管婴儿技术时可考虑先行常规IVF治疗,不可盲目扩大ICSI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