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廊道空间形态特征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lao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我国大城市出现了“地铁营城”的趋势。轨道交通发展是未来中国城市继续快速发展的保障,而轨道交通沿线地区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新核心。如何正确的认识和分析轨道交通对城市的影响规律,科学利用轨道交通对城市的积极影响,并按照规律去建设轨道交通,打造有秩序的轨道交通廊道空间秩序,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建设的综合效益,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课题。  本论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廊道相关理论研究,进而明确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轨道交通廊道;回顾轨道交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相关研究,进一步界定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在此基础上,本论文从系统和“关联关系”角度切入,认为轨道交通线是轨道交通廊道的关联关系线,提出了轨道交通廊道有关联关系线、廊道节点、廊道腹地三部分构成,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界定了轨道交通廊道的范围。  同时,本研究提出作为关联关系线的轨道交通线的构成模式不同,轨道交通廊道的空间形态也随之不同的观点,并依此对轨道交通廊道进行分类,分为带状发展式轨道交通廊道和簇团发展式轨道交通廊道。在此基础上,比较两类轨道交通廊道的基础条件,包括选线方式、站点规模、站点间距等不同,及其触媒作用和廊道效应的不同,并分析“关联关系”不同对轨道交通廊道空间形态的影响。  最后,通过分析不同类型轨道交通廊道的案例,从空间结构形态、使用功能形态和建筑组合形态三个方面归纳总结出在带状发展式轨道交通廊道和簇团发展式轨道交通廊道的空间形态特征,为规划工作者能比较自觉地运用“形态变化上的规律”,为打造有秩序的轨道交通廊道空间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中国现今的国情使得我们不可能完全的照搬照套国外的城市化运动,八亿的农民和广大的耕地面积都是不能随意大幅度减少的,所以新农村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关系到民生和国家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城市规模和城市用地不断扩大,出现了所谓的“城中村”也是城市的灰色地带。农民在“城中村”有限的土地范围之内违法乱建
我国是世界上的产煤大国,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使土地大面积的受到破坏,同时对煤区居民的生产生活也带来了困难。因此,土地塌陷所引起的相关问题尤其是塌陷区居民的安置问题急
居住区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居住、休息的场所。居住区声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休息,噪声污染已成为环保、交通及建设部门当前急待解决的重
“现代中小学”的概念与相对与过去的,指的是位于符合当代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的学校,其服务主要的内容是中小学义务教育。现代中小学的课办学目标和授课内容都是紧跟社会发展的
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始于1896年,以上海高尔夫球俱乐部的成立为标志。1984年建成的广东中山高尔夫俱乐部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家球场,自此中国高尔夫运动进入复苏时期。后来
21世纪是软件产业、互联网产业、信息技术产业、通讯产业、新材料技术产业、光电技术产业为典型的新技术浪潮膨胀发展的世纪。软件产业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最具有典型性的
工业旅游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工业与旅游业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业态。本文首先确定了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工业旅游的发展历程进行了一
现代传媒作为社会变迁的反馈机制,通过对流变的社会信息的散播,导致人们认知模式的转变--生活方式的转变--审美情趣的转变--业态模式的转变。同样,现代传媒也势必渗透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