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的全球化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上的大多数人的生活。尤其是新兴通讯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给传统的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和金融市场规范等都带来巨大冲击,从而改变了各国福利制度存在的条件,使福利国家出现危机。由于英国是福利国家的典型,所以本文以英国为研究对象。面对福利国家的危机,英国首相布莱尔,把“第三条道路”的福利观作为其改革的依据,对医疗、失业、养老、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注重效率与公平的平衡关系,特提出要从传统福利国家模式转向投资型国家模式。布莱尔的福利改革对我国福利制度的发展具有很大参考价值。第一章,论述了全球化的含义、分析了全球化发展的动力和不同派别对全球化的争论。20世纪90年代后全球化被人们广泛的接受,新兴的电子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全球化更快的发展;跨国公司和自由市场成为全球化发展的动力;不同的人对全球化有不同的看法于是出现了超全球主、怀疑论和转型主义论。第二章,主要叙述了全球化对福利国家造成的冲击,即全球化改变了福利国家过去的存在社会经济条件,使福利国家出现福利危机;面对全球化多数国家重新反思自己的发展道路,调整政策,改革本国的福利制度,于是“第三条道路”的福利观营运而生。第三章,本论文的重点。英国60年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即所谓“从摇篮到坟墓”,无所不包容的福利制度,成为福利国家的典型。但是经过70年代的经济危机后,福利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保守党开始大幅消减了社会福利待遇;90年代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英国福利制度出现危机,在1997年布莱尔上台后对英国的福利制度进行改革,提出建立社会投资型国家福利制度;布朗上台后基本沿用了布莱尔时期的福利制度。第四章,通过分析英国的福利制度改革,试图提出对我国福利制度发展有意义的建议。例如,要注重公平、注重对人力的投资,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办福利,建立更专门化的福利制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