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调制信号检测算法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nxin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发展的移动通信技术使得人们追求高传输速率和高可靠性的通信系统,而多输入多输出(MIMO,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通过收发端设置多根天线,在保证系统可靠传输的情况下大幅度地提高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和频带利用率。空间调制(SM, Spatial Modulation)技术作为一个很有潜力的新颖的多天线传输方案,吸引了业界学者的广泛注意。本文以此为背景,针对空间调制的最优最大似然(ML, Maximum Likelihood)检测算法的计算开销较高的问题,着重研究了低复杂度的SM检测算法,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本文针对SM系统,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对ML检测、最大比合并(MRC,Maximum-Ratio Combining)检测、改进的最大比合并(MMRC, Modified MRC)检测、多段(MS, Multiple-stage)检测、基于距离排序(DBD, Distance-based ordered)检测等常用的SM检测算法的性能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得到了一些重要的推论,为以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本文根据二进制二次规划的全局最优条件,针对采用QPSK星座调制的SM信号,提出了一种新的最优的ML简化算法。新算法在保证最优检测性能的情况下,明显降低了传统ML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尤其在大天线空间调制系统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最后,本文从传统ML算法的优化准则出发,针对任意星座调制的SM信号,改进了MMRC算法检测激活天线序号的可靠性准则,提出了一种新的低复杂度次优检测算法。性能仿真与复杂度分析表明:新算法的可靠性准则检测天线序号的性能优于MMRC准则与DBD准则,而且计算复杂度较低。
其他文献
深空探测的主要目的是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扩展人类的生存空间,为人类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服务。它集中展示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具有很强的军事、政治意义
利用广播信号和电视信号对目标进行无源定位和跟踪是目前国际上比较热门的一个研究课题,这种体制的雷达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它们的发展也成为雷达发展的重点之一。无源雷达具
低轨卫星通信具有全球覆盖、空间衰减和传输延时小、便于地面设备小型化等优点,可以用于实现全球实时移动通信和无线接入,各国都在竞相开展相关领域研究。智能天线作为低轨卫
集成成像系统作为目前应用前景非常好的三维成像技术,可以形成全视差、全彩色的三维图像。不仅其系统结构简单,且无需佩戴光学辅助设备观看三维图像。然而,基于微透镜阵列的
打鼾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大约有20%~40%的人群患有打鼾症状。打鼾不仅困扰患者、影响同伴,还会对患者健康造成威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就是一种伴有打鼾的呼吸疾病,
能源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太阳能以其独特的特点——可再生和无污染,倍受人们关注。当前对于太阳能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的研究已涉及到许多的方向,其中有关于单轴
数字阵列雷达(DAR)是一种接收和发射都采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数字化相控阵雷达,一方面,其具有系统资源调度和波束指向控制更加灵活,易于实现多功能和多任务;信号接收处理动态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流媒体业务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推广和普及,用户对流媒体业务的需求也随之变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流媒体业务能够突破空间和移动性的限制,
图模型是一种表示数据之间关系的常用手段。然而,传统的构建图模型的策略多是基于二元(成对)关系,并没有充分利用数据中隐藏的拓扑结构信息。本文针对非监督和有监督两种情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信网络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所起到的作用越发重要。工业控制领域中的诸多问题也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得以逐一解决。在这一领域中,以太网的引入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