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管理人员培养机制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为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mj_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中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管理人员作为大学师资队伍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双一流”背景下更将成为学校发展、学科建设等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但目前来看,高校管理人员的整体能力与素质尚不能与“双一流”高校建设的要求相适应。因此,培养并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知专业、懂教育、善管理,结构合理且相对稳定的管理人员队伍,确保其与“双一流”的建设与发展相适应迫在眉睫。  故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及案例研究法,分析目前中国高校管理人员的培养机制,发现其现状及岗位特点具有一定共性:如整体素质偏低、可持续发展受阻以及整体精神状态欠佳等。于是,笔者通过调研采集和分析归纳,发现中国高校管理人员通过培养,展现出以下三方面效果:结构有所优化、素质有所提升、工作积极性有所提高。论文后半部分从实际案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管理人员培养机制出发,分析该校现行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缺乏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培养、选拔任用的民主机制不够完善、考核和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尚未开展职员职级制。而产生这些问题的症结点是因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不足、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弹性不足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不足。  同时,本论文还利用双因素理论、强化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新公共管理理论,结合“双一流”建设背景以及高校发展实践和当前形势对高校管理人员培养提出的挑战,提出构建与“双一流”匹配的高校管理人员培养机制的必要性、对管理人员的新要求、优化培养机制的原则,明确培养机制决策层的群体结构以及具体的措施与建议: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制度、构建质控与激励机制,并由此形成了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对国家、机构、组织的诚信及其所履行责任的重视度与日俱增,社会责任已经直接影响一个行业持续发展的进程。我国福彩市场发展迅猛,但随之而来的是与福彩相关的犯罪案件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在稳步推进,基本实现了覆盖城乡基层的目标,但在服务的均等化、普惠化、水平和效能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这个过
公务员激励机制是公务员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挖掘公务员潜力、调动公务员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行政效率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
本文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与会计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与分析,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与会计的应用策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建议,更好地发挥企
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要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涵盖了资产投资与购置,资金筹集与融通及利润分配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企业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重视财务管
干部教育培训是对党的各级干部进行理论武装、思想动员和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保证,搞好干部教育培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