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瑞昔布钠对脓毒症肠屏障功能的保护效应及机制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eihe_88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产生的一种全身炎症反应,至今仍是重症监护病房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3]。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和通透性增加常常伴随着脓毒症的发生和发展。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后引发的细菌移位会成为继发脓毒症的重要原因,而脓毒症导致的肠组织血液供应下降及炎症因子风暴可进一步加重肠粘膜的损伤,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评估肠屏障功能的状态已经是判断危重病人预后的重要环节,肠道的损伤是启动MODS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保护和维持肠屏障的正常功能已成为当前危重症医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4,5]。帕瑞昔布钠(NSAIDs)是一种COX-2特异性抑制剂,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可经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用药后由肝脏羧酸酯酶水解为伐地昔布而起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阻断花生四烯酸在COX-2作用下合成前列腺素,降低前列腺素(PG)的水平[6]。研究发现,高水平前列腺素可导致肠屏障功能的损伤,而环氧合酶-2抑制剂通过抑制COX-2的表达来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可能对脓毒症导致的肠屏障功能障碍具有改善作用[7-10]。本课题拟研究环氧合酶-2抑制剂帕瑞昔布钠对脓毒症大鼠肠屏障功能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帕瑞昔布钠对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第一部分: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诱导脓毒症大鼠肠损伤模型。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n=12/组):假手术组(Sham组)、假手术组+10mg/kg帕瑞昔布钠(Sham+10mg/kg Parecoxib组),脓毒症组(CLP组)、脓毒症+0.1mg/kg帕瑞昔布钠(CLP+0.1mg/kg Parecoxib组)、脓毒症+1.0mg/kg帕瑞昔布钠(CLP+1.0mg/kg Parecoxib组)、脓毒症+10mg/kg帕瑞昔布钠(CLP+10mg/kg Parecoxib组)。帕瑞昔布钠治疗组大鼠于假手术或CLP后20min腹腔注射帕瑞昔布钠,建模12h后重复给药一次。CLP组和Sham组大鼠仅经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术后7天内的存活情况,并筛选最佳治疗方案。于假手术或CLP后24h,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或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的浓度来观察各组大鼠肠损伤的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ZO-1和Claudin-1的蛋白表达情况;通过比色法检测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水平来观察各组大鼠肠组织的炎症水平。第二部分:利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n=8/组):假手术组(Sham)、假手术组+10mg/kg帕瑞昔布钠(Sham+10mg/kg Parecoxib),脓毒症组(CLP)、脓毒症+10mg/kg帕瑞昔布钠(CLP+10mg/kg Parecoxib)。模型建立后20min,向大鼠腹腔注射帕瑞昔布钠,每隔12小时重复注射一次,给予假手术组和CLP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于大鼠颈动脉进行插管以连续监测基础血流动力学(MAP、HR)且便于行血气分析监测,与造模后0h、6h和12h行血气分析,于造模后6h、12h和24h测定小肠肠系膜的微循环变化[总血管密度(TVD)、灌注血管密度(PVD)、灌注血管比例(PPV)及微血管血流指数(MFI)]。第三部分:利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将4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个实验组,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假手术+帕瑞昔布钠组(Sham+Parecoxib组)、脓毒症+帕瑞昔布钠组(CLP+Parecoxib组)、脓毒症+NS-398组(CLP+NS-398组)和脓毒症+帕瑞昔布钠+NS-398组(CLP+Parecoxib+NS-398组)。CLP+NS-398组和CLP+Parecoxib+NS-398组于术前2h腹腔注射NS-398 10mg/kg。于假手术或CLP后6、12和24 h,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肠组织中TNF-α,IL-6和IL-10的水平,PGE2、m PGES-1和EP4的蛋白表达和m RNA水平。给予COX-2抑制剂(NS-398)预处理后,于术后24 h检测各组大鼠肠组织TNF-α,IL-6和IL-10的水平。结果第一部分:腹腔注射10mg/kg帕瑞昔布钠能有效提高脓毒症大鼠7 d内的存活率(P<0.05)。帕瑞昔布钠治疗明显降低肠组织病理损伤的评分,减少肠组织MPO的活性(P<0.05),降低脓毒症大鼠肠组织DAO和D-乳酸的水平(P<0.05)。帕瑞昔布钠治疗脓毒症大鼠后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ZO-1和Claudin-1的蛋白表达上调(P<0.05)。第二部分:环氧合酶-2抑制剂帕瑞昔布钠治疗可明显提高脓毒症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和降低心率(HR)(P<0.05),改善血流动力学;环氧合酶-2抑制剂帕瑞昔布钠治疗可有效改善脓毒症大鼠的动脉血气指标,降低乳酸水平(P<0.05);环氧合酶-2抑制剂帕瑞昔布钠治疗可增加脓毒症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总血管的密度、灌注血管密度及微循环的血流指数(P<0.05)。第三部分:环氧合酶-2抑制剂帕瑞昔布钠明显降低脓毒症大鼠血清和肠组织中促炎因子TNF-α和IL-6水平(P<0.05),提高抗炎因子IL-10水平(P<0.05);给予COX-2抑制剂(NS-398)预处理后抗炎作用更加明显(P<0.01);帕瑞昔布钠明显降低脓毒症大鼠肠组织中PGE2、m PGES-1和EP4的蛋白表达和m RNA水平(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治疗可减轻肠组织炎性损伤,有效降低肠粘膜的通透性,改善肠系膜的微循环。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GE2的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武汉市某三甲综合医院早期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该医院2020年2月1日起截至2月29日治愈出院和死亡的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临床资
软件换肤功能是目前软件必备功能之一。本研究介绍了两种软件换肤功能的方法,并分别介绍了开发思路,方法及实现过程,最后对两种方法与XML技术结合实现换肤进行了验证。验证结
目的探究分析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情况和护理内容。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精神病患者的临床就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观察患者
血清中蛋白质浓度在临床中有重要诊断意义,在蛋白质分析领域,广泛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等精密仪器,这些仪器适合医院化验室使用,但由于它们的复杂、昂贵、体积
研究背景疼痛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症状,它不仅会让患者身体痛苦,还会影响患者心理状况,损害机体的各项机能,对机体造成不良的影响,可以说,疼痛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性举措。近年来,贵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顺势而为,分类施策,有序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贵州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采用收获法和相对生长法对田林县不同年龄尾叶桉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尾叶桉林分生物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0.4年生林分生物量为6.18t/hm^2,2.4年生林分为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