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东方蜜蜂种群遗传微卫星分析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jmengm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方蜜蜂(Apis cerana)是我国唯一本土饲养,兼有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授粉昆虫。秦巴山区作为我国东方蜜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环境优越,为我国南北过渡区,以中、低山为主,生境较为一致。本文利用22个微卫星标记,研究秦巴山区17个样点共1 171群东方蜜蜂的自然种群划分和种群遗传结构,探讨分化机制,分析地理距离与遗传分化的相关性,评估当地东方蜜蜂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1)秦巴山区17个东方蜜蜂样点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和遗传距离(Da)分别为0.0052~0.033和0.034~0.146,95%的变异来源于样点内,主坐标分析、Structure分析、主成分的判别分析与聚类分析一致,均表明秦巴山区东方蜜蜂未分化,整体与长白山、阿坝东方蜜蜂在遗传上显著不同;(2)秦巴山区东方蜜蜂未产生分化,直线距离最远的样点间达650 km,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分析所得回归方程为y=-0.00131x+0.02474,R~2为0.02328。表明,在秦巴山区这样的均质环境,种群连续分布的条件下,650km不足以造成东方蜜蜂的遗传分化,且该范围内东方蜜蜂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没有关联。(3)22个微卫星位点高、中、低三种类型均有包含,其中,16个位点为高度多态信息位点(PIC>0.5),4个中度多态位点(0.25<PIC<0.5),2个为低度多态位点(PIC<0.25)。秦巴山区东方蜜蜂整体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均一,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99±0.015,平均观察杂合度为0.555土0.019,平均等位基因数为7.329土0.51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460±0.15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60±0.015,平均香农指数分别为1.287±0.041。
其他文献
生物大分子借助高压静电场的作用下拉伸形成微/纳米级的纤丝。微观下的纤丝分子链结构的特征决定了宏观表现出纤丝膜的稳定性。近几年来与天然和生物有关的高分子化合物如多糖等有关的聚合物纳米材料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静电纺丝是目前制备纳米微纤丝最简便、最有效、应用最广泛的方法。静电纺丝法制备的纳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优良柔韧性及质量轻等优点。随着静电纺丝研究的深入发展,利用多糖类物质制备的纳米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穗形、粒形和分蘖是水稻的三个重要农艺性状,也是水稻遗传育种研究的重点。本课题组利用辐射诱变的方法,从籼稻恢复系明恢86中分别获得了三类水稻突变体,以与产量密切相关的穗长、粒形和分蘖相关的农艺性状为研究对象,对这三类突变体进行了形态与遗传分析,并利用BSA-seq的方法行快速鉴定出相应的目的基因。本研究结果为今后更深入理解水稻穗长、粒形和分蘖形成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主要研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是由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reovirus,MDRV)感染引起,能够对番鸭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病毒性疾病。该病主要以肝、脾出现大量灰白或黄白色坏死点为主要临床症状。深入了解番鸭呼肠孤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揭示番鸭呼肠孤病毒与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的关系,将有助于阐明该病毒的致病机理,为科学防控番鸭呼肠孤病毒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天然免疫是宿主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屏障,
本研究将40%乳猪浓缩料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抗氧化剂的种类及添加水平、不同水分含量和抗氧化剂、酸化剂和抗氧化剂、不同水平微量元素及不同油脂来源对饲料脂肪氧化的影响,为延长饲料保质期提供依据。本研究共5个试验:试验一,抗氧化剂的种类及添加水平对饲料脂肪氧化的影响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12个试验组。空白对照组不添加抗氧化剂,试验组选用的4种抗氧化剂分别为乙氧基喹啉(EMQ)、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转型已迫在眉睫,新教材的理念如何在一线教学落地值得关注。本文以笔者所见的一些案例为讨论对象,初步探讨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使用背景下课堂形态的两种类型,认为当前课堂形态中传统讲授型和任务设计型会共生,但今后会逐步指向任务设计型。
在统编本教材中,口语交际课最能看出对话式教学的课堂形态。一、师生对话,民主与平等的结合对话式教学,是在师生相互平等的前提下开展的,学生和老师的地位是平等的,有了这样的平等,才有真正的教学民主。
期刊
本研究首先在断奶仔猪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太子参茎叶多糖,通过研究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理生化指标以及肠道相关指标等的影响,初步确定其适宜的添加量;进而将适宜的太子参茎叶多糖与枯草芽孢杆菌同时添加于断奶仔猪的基础日粮,研究二者联合应用对断奶仔猪的保健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1、120头25日龄的“长白×约克夏”二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其中,1组为空白对照组
紫菜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海产品,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如:高浓度砷糖。虽然砷糖通常被认为是无毒的,但是,在被摄入后,紫菜的高浓度砷糖是否保持其稳定性,还是会发生去甲基化并转化成毒性较强的甲基化砷或者无机砷,目前尚不清楚。因此,紫菜中砷糖的稳定性及转化特性研究对其摄入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研究以福建坛紫菜为实验材料,以小鼠为实验模型,探讨不同剂量紫菜鼠食摄入及喂养方式变化对紫菜砷糖稳
甘蔗(Saccharum spp.hybrid)是我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糖料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能源作物。在甘蔗生产上,甘蔗花叶病(sugarcane mosaic disease,SMD)在世界各蔗区普遍发生,是危害最为严重的病毒性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甘蔗的产量和品质。SMD的病原主要是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高粱花叶病毒(Sorghum mosaic
本研究以丝素蛋白(SF)和魔芋葡甘聚糖(KGM)为主要原料,通过观察混合体系流变、乳化及质构特性等,探讨KGM-SF混合体系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复合凝胶最佳工艺条件,以期解决蛋白质-多糖混合体系在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由于相分离所造成的食品体系的不稳定问题,为制备具有一定货架期稳定性的凝胶食品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探讨KGM-SF气凝胶结构与性能,以期制备性能优异的天然高分子吸附材料,为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