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BDS)目前已具备了亚太地区的定位服务能力。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CORS)已完成全国大量的参考站建设,并于2016年5月正式投入运行。为了发挥北斗导航系统的优势、保证CORS站能够提供准确的坐标基准服务,实现基于北斗数据的高精度基线解算将十分关键。然而在GNSS数据处理方面,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两款高精度解算软件:GAMIT软件最新的10.6版本和Bernese软件最新的5.2版本虽然整合了多个卫星导航系统的代码,但是均未实现北斗数据解算。因此,高精度北斗数据解算将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 GNSS高精度数据处理理论,通过实测数据实验分析了数据处理过程中主要的误差因素和影响因子并进行优化,最终完成北斗高精度基线解算软件的研制与开发。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精度BDS数据解算的误差因素和影响因子实验分析及优化。对主要的误差因素:对流层延迟误差改正、天线相位中心改正进行研究发现在解算北斗数据时通过使用GPT/GMF模型结合附加参数法估计的相对对流层延迟与用Bernese GPS数据估计的对流层延迟的偏差值有90%优于1cm;对于中长基线,卫星天线相位中心改正不可忽略,最大影响可达6mm。对卫星截止高度角、不同轨道卫星权比分配、模糊度固定算法三个影响因子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在BDS数据解算过程中,对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nclined GeosynchronousOrbit,IGSO)卫星、中地球轨道(Medium Earth Orbit,MEO)卫星和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Orbit,GEO)卫星进行合适的权比分配,能够改善BDS解算精度及基线重复性;在模糊度固定时,短基线使用SIGMA算法模糊度固定率较高,长基线则使用QIF(Quasi Ionosphere-Free)算法较优。2、在西南交通大学开发的GPS长基线数据处理软件(Common GPS Office,CGO)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开发,使其具备了北斗系统高精度数据处理能力。并根据BDS数据解算影响因子分析所得结论,在基线解算过程中选择最优的解算参数。最终解算四川CORS七天的静态数据,以Bernese5.2解算的GPS数据结果作为精确值,对比两款软件解算结果差值,对升级后的CGO软件解算BDS数据的性能进行验证。在基线解性能方面,平面方向基线分量差值优于7mm,在高程方向上基线分量差值优于26mm;网平差性能方面,在平面方向坐标分量差值优于8mm,在高程方向精度略低,坐标分量差值优于18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