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探讨拟态环境信息在不同呈现方式和不同呈现数量两种条件下,对现实环境辨认产生的影响,分析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并探讨拟态环境信息在人们认识现实环境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研究通过眼动技术记录拟态环境信息学习过程和现实环境辨认过程的眼动轨迹。实验分为四组,各组的实验程序相同。以图片和文字两种方式分别呈现不同数量(3、5)的拟态环境信息,让被试予以学习,以视频作为现实环境信息,让被试予以辨认,并进行口头报告,记录被试回答的正确率。实验采用Tobii X120眼动仪对被试的眼动数据进行记录。研究发现:(1)兴趣区主效应显著,当学习过的信息再次出现时,被试给予的关注更多,而对没有学习过的信息,则关注的较少。(2)在总注视时间方面,兴趣区、方式、数量三者的交互作用显著,对于出现过的物体,在呈现数量为3时,拟态环境信息以图片方式呈现比以文字方式呈现时的总注视时间要长,在呈现数量为5时,文字方式呈现比图片方式呈现下所获得的总注视要长;对于未出现过的物体,在呈现数量为3时,图片比文字所用的时间长,在呈现数量为5时,文字比片所用的时间长。(3)在总注视时间和注视点个数方面,方式和数量交互作用显著,当呈现数量为3时,图片方式比文字方式的总注视时间长,注视点个数多;当呈现数量为5时,文字呈现方式比图片呈现方式获得了较长的总注视时间和较多的注视点个数。(4)方式和数量两种拟态环境信息呈现方式之间差异不大。被试对现实环境辨认的准确度受到方式和数量两种拟态环境信息呈现形式的交互影响。当数量为3时,以文字方式呈现拟态环境信息得到较高的正确率;当数量为5时,以图片方式呈现拟态环境信息得到的正确率较高。基于以上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所呈现的拟态环境信息影响被试对现实环境的辨认。人们倾向于关注被强调的信息,而容易忽略那些不被强调的信息。(2)拟态环境信息在呈现方式和数量上的不同对现实环境辨认的影响差异不大。两种条件下,被试对现实环境辨认的准确率都较高,只存在描述统计上的差异。但如何找到最佳的拟态环境呈现形式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3)拟态环境信息影响人们对信息的选择、提取和加工,进而影响人们对现实环境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