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资策略的机构投资者行为研究——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uoli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次债危机导致了全球最发达地区金融体系的动荡,这种动荡不仅体现在美国悠久机构投资者的倒闭,以及带动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更体现在对机构投资者本身所采取的策略效应的反思。如何理解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与缺陷?如何认识我国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动量策略效应与逆向策略效应?如何理解两种策略效应的发生关系?如果采用定量方式,研究我国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策略效应?股权分置改革是弥补我国证券市场制度缺陷的重大举措,对金融机构投资者存在重大影响,产业资本机构投资者对金融资本机构投资者的影响路径是什么?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发挥策略效应优点,回避缺点发展机构投资者?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本文的行文线索和研究意义之所在。   本文第一章重点介绍了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章是国内外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得到的结论是行为金融学是在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现代金融理论不符合实际的假设条件促成了行为金融学的发展。第三章是行为金融学对行为策略的理论基础分析。首先,本文界定了投资策略定义以及分类,接着从定义、成因、国内外最新研究三个角度分析了动量投资策略、逆向投资策略、成本平均投资策略、时间分散化投资策略以及小盘股投资策略。   第四章是世界主要国家机构投资者发展比较的实务研究。虽然每个国家的发展各具特点,但是美国是机构投资者发展最成熟与健全的国家,后期的国家发展基本延续美国的路径。在这样一个共性的机构投资者发展阶段中,我们总结为:银行阶段、机构多元化阶段、证券化机构阶段。日本的方式更具政府主导特色,政府基本主导了机构投资者的产生,也促使了上世纪中叶的日本机构投资者的第一次辉煌,随后疏于监管的问题导致了回落。最后,分析了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梳理为三个阶段,指出了我国机构投资者具备发展速度快、结构基本具备但还不够完善、研究实力迅速上升的特点。   第五章是对基金重仓股与基金经理的实证分析。实证证明动量效应与逆向效应是中国资本市场证明存在的两个策略效应。同时,开创的论证出中国的资本市场并不存在稳定的动量效应与逆向效应。我们也延伸认为,资本市场的动量策略与逆向策略效应不使用时间来衡量的。在两个不同的考察期,同时存在的逆向策略效应的时间段完全不同。所以不能用时间段来衡量策略效应的存在以及效果。因为是在不同的市场阶段,市场背景是不同的,基金经理会采取对业绩最有利的策略,这与时间稳定关系不大。这一点在我们的两次实证中也有体现。   第六章运用框架思路法对大小非全流通后产业资本对金融资本的影响做了再研究,结论表明产业资本对金融机构投资者产生明显影响,市场估值体系存在明显下降的趋势。同时阐述了,大小非的全流通是构建完善资本市场非常重要的一步,是沟通产业资本机构投资者与金融资本机构投资者的重要渠道。   第七章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培养构建正确的机构价值投资理念;探索建立有效的机构投资者激励机制;发挥机构投资者提高资本市场效率的作用。   本文的重要创新之处在于:找到国内现有研究文献的共同缺陷并加以克服,力求采用创新性指标量化中国机构投资者行为金融策略效应的结果;对以往判断动量策略与逆向策略的理论关系做了开创性探讨;在框架分析视野下,对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的全流通新环境下产业资本机构投资者对金融资本机构投资者的影响做了再研究;从培养价值投资理念、构建机构投资者激励机制以及发挥机构投资者对市场效率提高的角度,指出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出路。
其他文献
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全局性、关联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对二者协调发展关系的科学认识与准确评价,关系着政府对教育结构的宏观布局和经济结构的宏观指导,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经济因素对城市化具有决定性作用,经济增长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推进城市化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发展可以扩大有效需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经济结
近些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低技能劳动者仍然存在且占据在相当比例。如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保障低技能劳动者
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西部地区有了巨大的发展。宁夏地区作为西北五省市之一,在此期间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尽管如此,自治区仍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