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喷施有机碳阻隔水稻镉吸收的方法优化及阻隔机理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cy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20%,修复难度大、耗时长、成本高,给污染治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挑战。水稻是吸收镉且籽粒积累十分强烈的特殊大宗粮食作物,通过土壤-水稻植株-糙米间迁移积累是土壤镉污染损害人体健康的主要途径。糙米对镉的富集受体内信号物质传导的影响,外源有机碳可有效阻控镉在糙米中的积累,是一种防控稻田镉污染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径。本研究进一步开展有机碳喷施方法的优化并探讨其阻控机理,包括不同镉污染程度下有机碳喷施浓度的优选,水稻不同生育期喷施有机碳对镉积累和锰吸收的影响,喷施有机碳对水稻生理生化指标及镉、锰在叶片细胞器中的分布等,为通过喷施有机碳防控稻田镉污染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镉污染水平下,喷施TS的各处理糙米镉含量均显著降低,降低幅度随土壤镉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低污染水平下降幅可达35%,而在中高污染水平下降幅可达55%-66%;在同一土壤镉水平下,喷施5种不同浓度的TS各处理间差异相对较小,且糙米镉含量降幅最大的TS喷施浓度在不同镉污染水平土壤上表现的规律不尽一致,综合来看,TS喷施浓度0.6 mmol/L在不同污染水平下均有较好的效果;从水稻镉积累的分布看,喷施TS的处理稻草中镉比重均不同程度增加,而剑叶、糙米和稻壳中比重下降,且随土壤镉含量水平增加幅度增大;收获时生物量和稻谷产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喷施TS可促进水稻生长,增加稻谷产量,在土壤镉高污染水平下(Cd 6.2331 mg/kg)稻谷增产17%-39%。(2)镉污染稻田土壤(Cd 2.7149 mg/kg)喷施不同浓度FS、CS和BS均能显著降低糙米中镉含量,降幅分别达65.8%-72.1%、54.6%-78.4%、67.8%-77.9%,同时不同程度地降低糙米中锰含量,降幅分别为2.2%-18.7%、2.5%-15.3%、4.0%-13.3%。最优不同喷施浓度与有机碳的种类有关,FS的5种不同喷施浓度处理间糙米中镉浓度差异不显著,但随FS喷施浓度的增加糙米中锰含量下降;CS喷施浓度为0.6 mmol/L的处理糙米中镉降幅最大,而不同喷施浓度处理间糙米中锰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BS喷施浓度为0.2 mmol/L的处理糙米中镉降幅最大,但与喷施0.4mmol/L、0.8 mmol/L的处理差异不显著,而不同喷施浓度处理间糙米中锰含量同样没有显著性差异。(3)FS分别作用在水稻不同生育期(Ⅰ-分蘖期;Ⅱ-分蘖期和抽穗期;Ⅲ-分蘖期和抽穗期及灌浆期),随喷施次数的增加糙米中镉含量下降,其中Ⅲ、Ⅱ、Ⅰ处理下Cd降低量依次为63.16%-73.36%、44.25%-53.18%、32.11%-43.48%,在三个时期均喷FS的处理(Ⅲ)对糙米中镉富集的阻隔效果最好,但喷施浓度间差异较小;糙米中Mn含量下降有类似的规律,在Ⅲ、Ⅱ、Ⅰ处理下Mn降低量依次为7.33%-10.86%、4.49%-12.08%、0.80%-4.89%,但降低幅度较小。(4)土壤不同镉含量水平下,喷施FS可不同程度提高水稻叶片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土壤镉含量水平的提高,水稻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及POD、CAT活性有增加的趋势。盆栽水稻灌浆期叶片各细胞器中镉和锰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叶片细胞器中Cd、Mn含量大小符合F1(细胞壁)>F5(核糖体及细胞内可溶物)>F2(叶绿体)>F3(细胞核)≈F4(线粒体);与喷清水对照相比,不同土壤镉含量水平下喷施FS后水稻叶片细胞壁Cd含量比例均有所增加,由低至高5个土壤镉含量水平的细胞壁中镉所占比例分别从34.52%→37.29%、38.75%→45.34%、52.31%→57.14%、56.44%→63.62%、64.94%→68.13%,表明喷施FS可有效提高细胞壁对Cd的截留能力;喷施FS对锰在细胞壁和细胞器中分布的影响有与镉类似的规律。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外源有机碳阻控水稻镉向糙米中积累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通过喷施有机碳防控稻田镉污染、保障糙米食用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超支化环氧树脂作为一种具有优异物理化学性能的热固性树脂,被广泛用于通用环氧树脂的增韧增强,但其微观结构及性能的调控仍是环氧树脂领域的关键难题。本文采用具有选择性高、无副产物、产率高等优点的Thiol-X点击反应技术调控环氧树脂的微观结构与性能,具体地利用硫醇-环氧点击反应调控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DGEBA)的性能,用硫醇-烯烃点击反应合成了微观结构(环氧值和支化度)可控的超支化环氧树脂,并研究了环
土壤侵蚀会造成富含养分的表层土壤持续流失,降低土壤持水保肥效果,是农田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应用于耕作土壤受到广泛关注,生物炭施加不但可以减轻温室气体排放,还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但是目前关于生物炭的施加对侵蚀退化农田土壤的改良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通过模拟沈阳地区农田棕壤的3个侵蚀程度,研究施加0%、4%和8%生物炭对土壤含水率、有效磷、碱解氮、有机质和苜蓿产量的影响,
研究区位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Fe-Pb-Zn-Cu-Mo-Au-W-Sn水晶硫铁矿成矿带、滨东Cu-Mo-W-Sn-Pb-Zn-Fe成矿亚带与延寿Pb-Zn-Cu成矿亚带的衔接部位,成矿地质条件有利,找矿标志明显,具有较好找矿潜力。依托―黑龙江省1:5万兴隆镇、杨家店、元宝镇、行政村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和―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林场钨多金属矿普查‖等黑龙江省基金项目,在收集整理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
目前在南方城市河道中底泥黑臭现象十分常见,黑臭底泥向上覆水体释放污染物,是造成上覆水体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硫化物和亚铁的累积是造成底泥黑臭的主要因素,而磷
化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成为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此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研究节能环保技术是解决瓶颈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中,电催化技术因具有清洁、高效转化的特点而得到广泛关注。基于本课题组多年的金属卟啉类化合物的合成经验与优势,制备了三种含氮碳基非贵金属电催化剂,并对其在氧还原反应和葡萄糖选择性氧化反应中的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为了探究卟啉大环化合物活性中心对氧还原反应(OR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由于制备简单,可进行大规模生产,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常见的光电转换效率较高的光敏染料主要为金属染料,但部分贵金属较为稀缺,成本昂贵且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金属染料合成步骤繁琐提纯较为困难,且摩尔吸光系数较低限制了其应用。非金属有机染料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合成及提纯方法较为简单且结构可调,同时具有较高的摩尔吸光系数成为备受瞩目的光敏染料。
研究区樊29块为典型的浊积低渗油藏,历经多年勘探开发,现已进入高含水阶段,对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等问题日益突出。剩余油的分布不仅受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和动态开发因素
重型车辆在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其多变的使用场合与复杂的工作环境,重型车辆在坏路面上的动力性和好路面上的经济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加装轮毂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的重型车辆,在坏路面时利用前轮的路面附着力进行液压辅助驱动,在好路面时使用机械后轮驱动,能够实现分时全驱,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由于重型车辆行驶工况的复杂性和驾驶员操作的不确定性,进行液压辅助驱动时往往会出现单侧车轮
随着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如何从大量信息中有效地挖掘有用信息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文本是信息的重要载体,因此文本的处理和分析已成为数据挖掘的热点之一。文本相似度是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中大多数与文本相关的任务的基础,如信息检索和问答系统,准确的文本相似度计算对于文本处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文本相似度是计算一对文本之间的匹配程度的方法,目前大多数研究方法主
为寻找新的抗稻瘟病菌微生物资源,本论文以稻瘟病菌NO-1菌株和稻瘟病菌168菌株为指示菌,从湖北省神龙架地区土壤中分离具有抗稻瘟病菌活性的微生物,并进行分类鉴定。通过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发酵,测定在不同发酵条件下对稻瘟病菌的抑菌活性和发酵液中抗稻瘟病活性物质的稳定性;同时对菌株的attB序列进行克隆和分析,试图建立接合转移的方法。以稻瘟病菌NO-1菌株和稻瘟病菌168菌株为指示菌,分离得到两株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