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气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中,原油化学组成及各种分子参数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搞清楚水驱开发过程中原油化学组成的变化规律,提出其适用性和有效性,既满足了根据研究所需随时采样的方便,又保证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这对于油气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保障。 本文利用气相色谱、色谱/质谱等分析手段,以曲堤油田为例,动态采集不同注水开发阶段的4批次48个原油样品,针对原油中各种芳烃馏分系列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的跟踪研究。研究表明,原油在注水开发过程中,萘系列化合物、菲系列化合物、联苯系列化合物和三芴系列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先增加而最终减少,三芳甾烷系列化合物和五环芳烃化合物相对含量先减少而后增加。烷基萘参数RMN、RTN-1与RTN-2和五环芳烃化合物参数苯并[b]萤蒽/苯并[e]芘和苝/苯并[e]芘比值出现杂乱无章的变化;甲基菲指数MPI1与MPI2、甲基菲比值F1与F2、烷基二苯并噻吩参数4-MDBT/1-MDBT与2,4-DMDBT/(1,4-DMDBT+1,6-DMDBT+1,8-DMDBT)和三芳甾烷参数TAⅠ/TA(Ⅰ+Ⅱ)在短期注水开发过程中是稳定的,随着采出时间增加,与含水率呈现明显相关关系;二甲基二苯并噻吩参数4,6-DMDBT/(1,4-DMDBT+1,6-DMDBT+1,8-DMDBT)、甲基二苯并噻吩分布指数(MDBI)和三芳甾烷参数C28-三芳甾烷20S/(20S+20R)与C26-三芳甾烷(20S)/C28-三芳甾烷(20S)不随注水开发过程发生变化,呈现稳定不变特点。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芳烃不同组分化合物化学结构或极性的差异以及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这充分展示出注水开发过程对原油芳烃馏份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效应很大程度上与油气成藏过程中或成藏后遭受的水洗作用结果相似,但还略有不同。注水开发过程中芳烃馏份化合物的各类动态变化可以表征水驱效应,而不随注水过程变化的化合物或参数可以有效用于油气地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