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毕业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能否顺利就业创业、高质量就业创业影响深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作为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甘肃省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已经开设多年,但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究竟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考察。基于此,本研究从学生视角出发,以大四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较低,具体表现如下: 1、67.1%的大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教学对自己未来就业创业没有帮助。 2、大学生学习收获均值为2.74,低于中间值3.00,说明目前甘肃省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未能使学生在态度、知识和技能层面获得较大的进步。通过教学,在态度层面上,大学生就业创业观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尤其欠缺职业规划意识和创业意识。知识层面上,大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不够均衡,对于就业类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创业类知识和职业生涯规划类知识。技能层面上,大学生对就业技能掌握情况良好,但创业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还未得到显著提升。 进一步研究发现,造成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较低的主要因素主要在于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主观因素主要为:第一,大学生修读目的带有一定的功利性;第二,毕业不选择就业的学生课堂参与性较差;第三,学校领导对就业指导课重要性认识不足;客观因素主要为:第一,教学内容对创业知识照顾不周,第二,教学方式方法传统单一,第三,授课教师数量少、专业性差。因此,针对上述原因,本文认为:第一,应该加强对就指导课的重视;第二,丰富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第三,优化就业指导课教学方法;第四,提升就业指导课教师的专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