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广域时滞信号优化选择及阻尼控制研究

来源 :北京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2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不断增加。从电力供应的稳定性,能源的清洁性,能源传输的广域性以及高压和特高压发展来看,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主要问题是广域电力系统阻尼过低引起的低频振荡问题。实现广域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前提是能够分析广域测量系统(WAMS)中的控制信号。在广域系统中包含有效、效信号和噪声信号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并且信号传输一定程度上存在通信时滞,若不能及时反映系统状态并做出系统保护措施,会给广域电力系统阻尼控制带来严重的危害。同时考虑到了广域阻尼控制器也会受时滞等因素的影响,各地的一次设备也需要进行优化。因此,本文针对当前的3个研究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别为电力系统广域时滞补偿,WAMS控制信号的优化选择以及广域阻尼控制器(PSS)优化设计问题。首先,本文考虑WAMS广域控制信号在系统控制中的有效性问题,重点研究PMU输入控制器的激励信号选择优化问题。首先建立广域电力系统闭环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核矩阵和卡尔曼滤波优化相结合的信号选择算法(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Kalman Filter,KPCAK),该方法通过核矩阵的方式降维并通过核函数对信号进行选择,借助卡尔曼滤波器对选择出的有效信号进行优化;主要考虑对电流,电压及频率三种信号进行优化分析;最后以四机两区系统模型为例进行算例仿真,将优化选择后的信号与未经优化的原始信号进行对比,优化后的信号可以有效地抑制低频振荡,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其次,在基于上一章广域电力系统信号优化选择后,继续考虑广域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随机通信时滞问题。针对时滞补偿问题,首先建立广域系统时滞模型;基于数学模型t分布和改进Prony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时滞的预测补偿方法,并给出该方法实现的整个步骤,该方法把时滞分割与预测补偿问题结合在一起,经过标准补偿效果评价指标可以得到一段时间内的时滞补偿数据并最终传输至控制器;最后,借助传统四机两区模型算例仿真,与传统Smith补偿方法进行了对比,控制效果提高了20%左右。然后,基于信号的优化选择和时滞补偿,考虑广域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优化设计问题。首先建立广域时滞系统模型;其次提出基于权衡“阻尼-时滞”的方法,权衡阻尼控制器参数可以更加全面地调阻尼与时滞对控制器的影响;最后通过四机两区模型进行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权衡算法设计的控制器在同等条件下能够提供更高的阻尼比,从而更好地达到初始阻尼控制器的控制效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的时间提高了30%左右。最后,通过南方电网RTDS实验台对“云南-广州”电网对本文所研究的方法进行验证。RTDS实验结果与MATLAB离线仿真的结果基本一致。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从控制信号方面对广域电力系统阻尼控制进行了有效提高,从广域电力系统设备方面对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进行改善。
其他文献
对硝基苯酚是一种毒性强、结构稳定的有机污染物,已陆续从海洋、湖泊河流、地下水以及土壤等环境要素中检出,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食品安全均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常规的处理
近年来,在化石燃料过量消耗的大背景下,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电池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由于稳定性好、成本低、制备过程简单、高的理论光电转换效率等优势而受到科研人员的青睐。虽然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QDSSCs)的理论光电转换效率较高,但由于材料以及界面结构等因素的限制使电池的实际效率仍不稳定并且没有很大的提升。因此,通过优化电池的表面结构、增加
中心体是动物细胞的细胞器,由一对垂直的中心粒及中心粒外周物质组成,是细胞内的主要微管组织中心。中心体可以调控很多生命活动,例如建立细胞极性、纤毛形成、维持细胞形态
将离子基团引入多孔聚合物骨架,可在保留多功能材料的优点的同时有机结合离子液体优异特性,无疑将使多孔聚合物的类型更加多样化,并可进一步拓宽多孔聚合物的应用范围。本论
大豆(Glycine max)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镉(Cd)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各种危害;硒(Se)具有抗癌、解毒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因此本试验选用20个不同品种(系)大豆,在
内河航运和海洋航运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也使得船舶碰撞、船舶触礁等事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非法捕捞、非法船舶停放等现象也时常发生,因此,实现水上船舶目标的自动检测对于水面船舶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对于复杂的水面环境、船舶的运动以及相机的抖动等因素造成船舶图像的质量下降的问题,本文对船舶视频图像进行了预处理,经过与传统的图像去模糊算法对比,本文采用图像去模糊效果更好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参
外来植物入侵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菌根真菌和根瘤菌与外来植物的入侵性密切相关,外来入侵植物对本地植物共生微生物的影响已成为外来植物入侵机理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我们对此还知之甚少。菌根真菌和根瘤菌高度依赖宿主植物的光合产物,因此光照对植物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探讨外来植物入侵的土壤微生物机制,本文以我国东北地区恶性外来入侵植瘤突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为
结构胶接技术随着异种材料连接问题的出现,和轻量化概念的提出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传统连接方法,例如焊接以及铆接,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着各种不足:焊接会使工件表面产生缺陷
针对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能源需求增大、化石资源短缺等问题,寻求替代化石资源的新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糠醛催化加氢制备高价值生物质衍生物被认为是一项具有良好前景的技术
贻贝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养殖贝类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蛋白质含量丰富,必需氨基酸含量与种类优于肉类蛋白,并且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深受消费者欢迎。目前,市面上贻贝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