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碳酸酯电解液SEI成膜机理与还原降解历程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目前已发展成为便携式电子产品的首选电源。目前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主要以混合的碳酸酯为主,如EC和DMC混合。碳酸酯电解液在石墨负极表面还原降解所形成的SEI对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探索并理解碳酸酯电解液在石墨负极表面还原的机理,对于锂离子电池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本论文利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在6-31+G(d,p)基组上,对碳酸酯锂离子络合物Li+(EC)n, Li+(PC)n和Li+(VC)n,(n=14)中Li+与EC,PC和VC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Li+(Solv)n(Solv=EC,PC,VC)的电子结构,相互作用能量,自然布居电荷分析和AIM分析进行详细的讨论。结果表明,在石墨负极附近,碳酸酯锂离子溶剂化络合物物主要以配位数n=2或n=3的形式存在;碳酸酯与Li+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顺序为PC>EC>VC,但是,并不会造成优先溶剂化的现象。然后,计算了Li+(Solv)n的电子亲和势,分析了锂离子溶剂化络合物的LUMO和其反应中间体的SOMO,通过反应过渡态对Li+(Solv)n的单电子还原开环反应的能量和历程进行了讨论;研究了Li+(Solv)3中溶剂-溶剂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碳酸酯溶剂分子在石墨负极表面还原降解的历程共分三步:①溶剂化锂离子络合物在石墨负极表面获得电子,此时络合物垂直电子亲和势的大小决定了获得电子的优先顺序,不同溶剂分子溶剂化Li+所形成的络合物中垂直电子亲和势的顺序为VC>EC>PC。②形成反应中间体:溶剂化锂离子络合物的LUMO决定了中间体的结构,n=3时,Li+(EC)3, Li+(PC)3和Li+(VC)3都分别形成锥型(P)和“W”型(W)两种结构的中间体。③配位数n=2时,Li+(Solv)2还原开环反应的能垒较高,相对较难生成阴离子自由基;配位数n=3时,Li+(EC)3获得电子形成P-中间体,可以经极低能垒进行还原开环;Li+(PC)3获得电子形成W-中间体,进入石墨片层形成石墨层间化合物(graphite intercalation compound, GIC);Li+(VC)3获得电子形成W-中间体,经较低能垒进行还原开环。溶剂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在W-中间体中VC开环的能垒降低,有利于VC的还原降解反应。VC作为PC基电解液SEI成膜添加剂以络合物Li+(PC)2(VC)形式进行反应。Li+(PC)2(VC)优先于Li+(PC)3得到电子生成VC开环的W-中间体,通过弱相互作用的研究发现,溶剂-溶剂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对VC开环有活化作用,最终VC开环形成阴离子自由基,掩蔽Li+(PC)3的单电子还原反应。
其他文献
介绍了灰木莲在云南的引种表现,通过对其开展育苗和山地造林对比试验,分析了实生苗、移植苗的生态适应性、抗逆性及其山地造林生长情况,总结出灰木莲栽培管理的技术措施.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应用,愈来愈多的网络著作权纠纷引起了我们对于网络著作权保护的重视。面对互联网技术给传统著作权制度造成的巨大冲击,现有的著作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简称肝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第五位,病死率居第三位,在我国每年新诊断的肝癌约占全世界的55
双边驱动玻璃切割平台驱动电机运动不同步时,平台运动部件会产生偏转振动,从而带来刀具运动及定位的动态误差,影响玻璃制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通过刚柔耦合模型实现了双
目的探讨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在放射科质量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通过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应用前后的比较,从放射科质量管理角度分析该系统的应用优势。结果数字化医
城中村改造的复杂之处在于任何一方参与者都不可能独立完成改造任务,至少需要两方——村民(村集体)及政府,甚至需要三方(即前两方加上开发企业)进行合作改造。就其本质而言,
目的探讨应用闭合复位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4例,并按Harris评分标准评价术后髋关
<正> 一、前言陕西省莲花寺化工厂硫酸车间的生产规模为年产硫酸二万吨。由于建厂地点的具体条件限制,水源不充分,排污水条件差,而抚料(硫精砂)砷氟含量低,为了减少对环境的
汉字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方法众多,一直以来都是百家齐鸣、众说纷纭,但是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汉字教学也处在低
本文针对古汉语很有争议的“者”字的词类归属问题 ,以词的区别性语法特征为标准对“者”的词性进行判定 ,将其归类 ,认为古汉语“者”应该属于助词 ,分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