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隧道监测数据的动态位移反分析研究及其工程应用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l1234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隧道在开挖施工过程中,隧道围岩的力学参数会随着时空变化而不断劣化,围岩参数的这种劣化对隧道的围岩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宜兴市云岭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动态位移反分析的方法,对隧道的围岩参数劣化过程展开研究,并将动态位移反分析的结果应用于隧道围岩稳定和二衬合理支护时机的分析研究。根据宜兴市云岭隧道的具体情况和隧道监控量测的标准制定了云岭隧道的现场监控量测方案和围岩变形施工管理基准,并按照监测方案开展了监控量测工作。为了减少监测过程中产生的偶然误差,对现场监测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前人的众多研究成果都表明位移反分析中考虑围岩松动圈的存在对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的位移反分析计算模型中考虑了围岩松动圈的存在,并使用地质雷达对现场松动圈的范围进行了探测。在掌握了隧道围岩变形数据和松动圈范围的基础上,采用动态位移反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隧道围岩的弹性模量随隧道开挖而不断劣化的具体过程,获取了隧道一固定断面的围岩参数与该断面距掌子面距离的函数关系。最后利用这一函数关系对二衬在不同时机支护条件下的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和二衬的最佳施作时机开展了研究。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和成果如下:(1)针对云岭隧道的现场量测到的隧道围岩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位移数据,采用三种函数模型对实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最终获得水平收敛的变形数据的最佳拟合结果的函数解析式为S(28)14.1e-0.9/n,拱顶沉降变形数据的最佳拟合结果的函数解析式为S(28)n/(0.03(10)0.06n)。基于上述的拟合结果,评价了隧道的围岩稳定状况,并确定了二衬在变形速率准则和变形极限位移准则下的合理支护时机为距离掌子面16m。(2)为了更加准确地对隧道进行位移反分析计算,本文的动态位移反分析计算考虑了围岩松动圈的存在。通过对比多种松动圈探测方法,考虑到地质雷达法探测松动圈的优势,采用地质雷达法探测。本文通过对云岭隧道K1+880附近7m范围内的围岩松动圈进行探测,得到此处的围岩松动圈范围大致为2m深。为方便后期的反演数值计算,将松动圈范围简化为沿隧道边界向外均匀扩展2m,建立了双介质的数值模型。(3)为了探究隧道松动圈范围内的围岩弹性模量随隧道开挖而不断劣化的具体过程,本文开展了动态位移反分析计算研究。本文的动态反分析计算方法为,先假设围岩弹性模量随隧道开挖变化的劣化函数,再验证该函数的准确性。假设函数选取了一次函数和正弦函数两种函数形式,计算结果发现正弦函数的拟合效果最佳。最后取围岩弹性模量劣化的正弦函数表达式为E(n)(28)0.46sin(0.55n(10)1.16)(10)0.58。(4)利用上述的围岩弹性模量与该断面距离掌子面的距离n的函数关系式,开展隧道在不同时机施作二次衬砌对隧道围岩稳定的影响研究。选取二衬施作时距掌子面六种不同距离的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发现随着二衬支护时间的向后推迟,隧道的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逐渐变大。为探究二衬的最佳施作施作时机,通过模拟二衬在不同时机施作条件下的二衬内力情况,确定了在最小支护抗力判定准则下最佳施作二衬的时机为距离掌子面20m处施作二衬。本论文有图42幅,表21个,参考文献105篇。
其他文献
随着目前我国A股市场上股权质押现象的愈发普遍化,其中作为主要参与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就有了极好的融资渠道。截至目前,中信建投2019年接受股权质押182笔,质押市值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开始从关心吃得好转变为注重吃得健康。近几年健身运动日益兴起,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和参与。特别是在举办2008年奥运会之后,大众对体育运动的关注日渐增长。但大众对健身项目的由来以及奥运会的发展历史了解得相对较少。相关主题的汉译书籍能让中国读者更多的了解健康与健身的相关内容,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些实际的参考作用。本文是一篇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译者选取《健康与健身史——对当今政策的
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各种意外事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失能半失能人员日益增多,护理服务需求随之与日俱增。为了应对这一现状,2016年,人社部颁发了《关于开展长
据2014年WHO年报,我国结核病发病数约98万(占全球的11%),在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居第2位。结核病的发病规律和流行特点决定了其防治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前,我国结核病疫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生存的环境日益变得恶劣。资源的匮乏和全球气候的变暖,迫使我们不得不考虑用另一种材料代替木材,以减少树木资源的流失。竹材是一种集绿色、环保、
以辽东山区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间伐强度(对照、20%、30%和40%)落叶松林的0~10 cm(表层)和10~20 cm(下层)土壤,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处理5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