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网融合组网与多路径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anshuy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入网技术演进和广泛部署促进了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蓬勃发展。随着物联网、车联网、智能制造、虚拟现实等新兴网络与新型业务的涌现,不仅在带宽上,而且在时延等方面对于接入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纤与无线接入相结合的融合接入网具有高带宽低延迟和高灵活性等特点,是应对新型业务需求的有效解决方案。前期开展的FiWi接入网融合组网技术研究,主要有两类:一类从物理融合角度研究FiWi接入网融合网络的组网架构、资源调度和路由机制等;新的一类则运用网络虚拟化的思想来解决异构异质的FiWi接入网的融合问题。最近,一些学者结合接入网和边缘计算,研究了融合组网方案和业务机制,提升了网络支持低时延业务能力。然而,目前已有的FiWi接入网和边缘计算的研究大都仅考虑了无线子网作为卸载业务的方式,利用光纤子网连接业务和中心云,并为从统一调度资源的角度将两者融合;同时,在有限的网络资源条件下,需要解决业务计算密集和时延敏感的需求,保证业务的传输质量,这就要求新的融合接入网需要具备计算能力。本论文主要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针对上述问题,运用网络虚拟化的基本原理和引入边缘计算范例,围绕接入网融合组网方案和多路径网络虚拟化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接入网融合组网方案,以及提出了基于收益的资源调度算法和计算均衡的资源调度算法。第一,融合组网方案包括物理基础设施平面以及控制和管理平面,物理基础设施由FiWi接入网和边缘计算服务器组成,所有基础设施资源都被视为虚拟资源,控制和管理平面利用SDN实现网络集中控制和转发,以及采用NFV技术抽象网络和计算资源实现编排调度;第二,提出了基于收益的资源调度算法和计算均衡的资源调度算法,前者针对光纤链路带宽和无线链路带宽设定了不同的定价机制,在保证业务处理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选择光纤链路组网传输业务,后者从平衡节点中计算资源的角度,提出了一个衡量网络中计算资源为主的参数,根据该参数,在多数量业务到达时均衡分配网络中的计算资源;第三,建立实验仿真环境,验证了接入网融合组网方案下能够得到更大的业务接收率;通过与已有资源调度算法的对比,验证所提算法有较高的网络利用率和更高的业务收益。2)提出了一种多路径网络虚拟化方案和低时延多路径网络构建算法。第一,结合SDN和NFV技术,提出了一种多路径网络虚拟化方案。在方案中,网络控制功能和数据转发功能相分离,形成了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数据平面包括数据流拆分、映射、转发和流恢复模块完成多路径的实现步骤,控制平面设计了网络监测、网络资源管理、标签表维护、路径选择和权重计算模块,为多路径设计提供必要的控制管理;第二,基于上述方案搭建了实验平台,选择了已有的五种典型的多路径算法,从网络利用率、吞吐量和时延进行了测试对比,验证了平台与方案的有效性。第三,在基于网络虚拟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大象流分流的低时延多路径网络构建算法,与等效多路径算法相比,显著降低了网络时延并具有高网络吞吐量。3)提出了一种面向VR业务的接入网融合组网实施方案,以及基于博弈论破产模型的多边缘计算服务器资源分配算法。第一,该方案特点为利用边缘计算服务器物理临近的特性,将VR的渲染过程放置在边缘计算服务器中完成,并借助融合接入网高带宽、低时延的特性,在网络范围内实现边缘计算服务器协同合作处理VR业务的机制;第二,建立VR业务数学模型,分析VR业务在多台边缘计算服务器协作下的处理机制,提出了基于博弈论破产模型的多边缘计算服务器处理VR业务的资源的分配算法;第三,建立实验仿真环境,通过网络吞吐量、VR业务接收率等参数,验证所提出算法的优势。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区发展形态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体更加多元化,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居民三者的关系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多元主体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对于社区民主治理以及我国的民主化进程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难发现,我国政府在社区发展中一直处于领导作用,政府领导对社区治理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例如资源支持,政策扶持等
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是一类具有周期性骨架和高度有序孔结构的新型多孔材料。POPs为材料的结构和功能设计提供了特殊平台,在气体存储、催化、光电转换和能量存储等领域具有广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示例学习(multi-instance learning,MIL)的局部离群点检测算法,称之为MIL-LOF(a local outlier factor based on multi-instance learning).算法采用MIL框架
目的了解初治艾滋病(AIDS)病人的高血糖发生率及其高危因素。方法在全国23个分中心共筛查1406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AIDS病人,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研究初治AIDS病人高血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