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满族服饰文化背景下的时装设计创新研究

来源 :东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shagen_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满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发源于东北的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促成了满族服饰个性鲜明的服饰特点,其独具一格的服饰文化为我国民族服饰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作为中华民族服饰的典型代表,满族服饰文化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传播意义,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的撰写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其中包含艺术学、美学、民族学等多门学科间进行交叉研究,采用了历史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法。不同于以往侧重对满族服饰文化进行研究的文章,本文以东北满族服饰文化为大背景结合当代流行元素展开时装设计的多角度创新性研究。文章共分为五个章节对研究课题进行阐述;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满族服饰文化背景下时装设计的发展背景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加以评述,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梳理了东北满族服饰文化形成的原因和发展脉络,为下一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从东北满族服饰的款式造型特征、材料和色彩特征以及工艺和配饰特征中凝练出了可与现代时装设计相结合的元素,并对每种元素特征都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应用分析;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围绕东北满族服饰文化的创新应用结合相关实例展开叙述,从思维表达、元素应用和实践创新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东北满族服饰文化元素应如何与当代时装设计结合应用,并展开了一定的探索研究。最后一部分是对满族服饰以及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分析和展望。对东北满族服饰文化背景的研究与探索,有助于更加准确的对服装的文化元素进行选择性提取,去粗取精。运用巧妙的设计构思,把满族服饰文化中提取的传统元素与时装设计中流行的元素进行巧妙的提取和融合,借助时装在文化领域的高效传播方式,将传统元素进行有效的利用与传播,以此达到对满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目的,同时也可以让传统元素成为丰富时装设计门类的一种新的创意表达形式,丰富时装的服饰类型。使传统满族服饰文化和时装设计两个文化发展领域能够互惠互利,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借助1∶1制动动力试验台对高铁用铸钢轴装制动盘进行1∶1摩擦磨损试验,通过制动能量的累计,制动盘表面出现大量热裂纹,文章通过裂纹源的分析,裂纹形成的顺序,热裂纹扩展形式
我国发展已进入新时代,对高职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亟须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本文从梳理研究现状切入,选取山东某高职业学院为实践研究对象进行校本行动研究,借此探索基于
新时期,高校财务会计信息化改革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高校财务从单一核算型过渡到全面管理型的根本途径。进入到新世纪以来,改革开放与国民经济发展持续深化,经济发展获得巨大
食用菌种质资源保藏方法很多,但原理基本一致。即采取相应的方法,使食用菌菌种菌丝处在代谢不活泼,生长受抑制的环境中。低温、干燥和隔绝空气是使菌丝体代谢能力降低的重要
阐述了新经济环境下知识产权管理的国际、国内形势,指出了啤酒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燕京惠泉啤酒公司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措施及成效。
经过多年的扶贫攻坚,西部地区贫困人口大幅下降,人民生活质量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发展还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贫困问题依然严峻,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说仍
陕南移民是新中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迁移,对地区扶贫减灾工作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移民主观视角出发,选取商洛市丹凤县为样本,设计了移民搬迁满意度指标体系,结合
在回顾洪水预报技术的发展及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洪水预报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其改进方向:①明确模型的物理参数;②推广模型预评估机制;③正确使用预
<正> 在我国北纬35&#176;以南的省区,即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和云南十四省(区),堤坝白蚁危害一直是威胁河道堤防
<正>创新发展体现了当今世界潮流和当代中国发展的新走向与新要求,这是由追赶型发展向引领型发展实现转变的重要标志和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抓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