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VHL(von Hippel—Lindau)基因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与相关蛋白HIF-1α、HIF-2α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1)应用免疫组化Envisin二步法检测58例结直肠癌及20例结直肠粘膜炎症组织中VHL、HIF-1α及HIF-2α的表达;(2)应用PCR-SSCP等方法对24例结直肠癌中VHL基因的三个外显子进行基因突变分析。 结果:(1)VHL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6.55%(27例/58例),低于在结直肠粘膜炎症组织中的95%(19例/20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HIF-1α及HIF-2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14%(43例/58例)和70.69%(41例/58例),高于其在结直肠炎症组织中的20%(4例/20例)、25%(5例/20例),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2)结直肠癌中VHL的表达与其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其阳性率为17.39%(4例/23例),在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其阳性率为65.71%(23例/35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HIF-1α的表达与Duc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其阳性率为91.30%(21例/23例),在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其阳性率为62.86%(22例/35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Duckes分期为A期和B期的病例中,其总阳性率为53.57%(15例/28例),在Duckes分期为C期和D期的病例中,其总阳性率为93.33%(28例/30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3)VHL与HIF-1α及HIF-2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相关性(P<0.05);(4)24例新鲜结直肠癌组织中有6例存在基因突变,其中,外显子Ⅰ有1例发生了基因突变,外显子Ⅱ3例,外显子Ⅲ2例,总突变率为25%(6例/24例)。 结论:VHL和HIF-1α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展和转移;在结直肠癌中,VHL的表达与HIF-1α和HIF-2α的表达相关;基因突变可能是VHL基因在结直肠癌中失活的重要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