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d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份制商业银行(下文将简称:股份制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效加剧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抑制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股份制银行相互之间的竞争态势,对股份制银行本身的发展壮大和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国有银行挤压下的股份制银行的市场结构特征如何,股份制银行在整个银行业大环境的影响下自身经营效率如何,以及股份制银行中是否存在如产业组织理论所描述的那样,满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市场绩效的关系,这一问题鲜有人研究。本文希望能够在这个问题上进行较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  通过对中国银行业以及股份制银行单独的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水平、进入壁垒及退出壁垒的描述及实证分析,发现我国银行业是一个极高寡占的寡头垄断市场;哪怕在股份制银行内部,也是寡头垄断。整个行业两极分化严重。  本文用技术效率代表银行的经营效率,建立DEA(data envelopmentanalysis)模型,从实证审视和剖析了我国银行业的运行效率。在对整个银行业进行技术效率分析的基础上,又单独对股份制银行市场进行了技术效率的测算,揭示他们各自在市场竞争中的综合实力。  为了检验股份制银行的运行状况是否符合经典产业组织理论、假说描述的情形,本文基于修正的Berger模型及理论假说进行了计量回归,证明:对于股份制银行来说,银行效率的提高可以带来高的银行绩效,银行绩效的提高可以促进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也就是垄断地位的提高;而在整个银行业中,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的行为。  论文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要提高股份制银行的市场绩效,应该通过积极发展民营银行、降低银行业准入标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手段优化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并通过恰当运用并购、提高金融创新水平、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等手段提高股份制银行的经营效率。
其他文献
1991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成立的目的之一,原本是台湾当局针对两岸进行事务性谈判与协商之特殊安排。但由于近年来双方之事务性谈判与协商已终止,加以两岸双边人民交流项
近几年,我国的外贸总额逐年提高。截至2007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随之而来的是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也不断提高,石油、铁矿砂等基础战略资源大量依赖进口。而同时,我国在重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风险是人们不得不关注的一个概念。在市场行情瞬息万变的证券市场尤其如此。在诸多表述风险概念的指标当中,贝塔系数作为资产(资产组合)与市场总体相关联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