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综合课程模式及其应用效果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meizhujiu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课程的出现是现时代科学高度发展,社会文化进步,信息知识爆炸以及现代人才培养要求提高的必然产物,也是当代世界范围内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之一。综合课程的实质是学科、学生和社会的整合,培养学生形成关于事物的整体性认识和全新观念。具体来说是把本来具有内在联系而又人为被割裂的内容重新进行整合,打破课程传统的知识框架和不同学科间的壁垒,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课程整合,使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原有分科课程内容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整合在一起,使学生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框架。 综合课程是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综合课程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知识体系,能培养学生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综合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培养学生具有基础知识宽厚、实践动手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创造了条件。同时对真正减少课程门类,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和探求未知的动机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综合课程对实现学校课程整体结构的合理化,以及应对学校课程所面临的知识变化和课程建设改革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模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对健康观、疾病观、治疗观、预防观认识的转变,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传统的医学课程体系主要是以学科为中心开展教学,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实行“基础-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模式,适应于传统的“诊断--治疗”模式。进入21世纪,随着医学目标和医学模式的变革,更加重视对学生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综合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重视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突破传统医学课程框架,打破“老三段”教学模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实行基础与临床整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课程体系,是医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是现代人才培养目标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以适应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新的医学模式,使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学人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借鉴国内外医学院校改革的成功经验,尤其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实行的“新途径”课程改革,中国医科大学在基础医学阶段进行了医学综合课程改革与组织实施,采用双轨道教学实施整合课程,并对应用效果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为我国医学院校开展综合性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其他文献
男子足球运动已经成为普通高校中开展得最为活跃的体育项目之一,在现阶段我国各高校中,具备条件办足球高水平队的毕竟是少数,在一个地区,一个省这种情况更甚,如何利用现有条
研究目的:在低氧的环境下进行训练作为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已在多种运动项目训练中被广泛采用,体育领域对低氧理论的研究热点也越来越多。本研究通过观察受试者高住高练低训(H
随着大学“从社会经济的边缘逐渐走向社会经济的中心”的办学趋势不可阻挡,大学与市场经济有了更为紧密的接触,竞争被引入到高校领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由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发展,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在这个特殊历史时期,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青壮年劳
对终身体育意识影响最大、时间最长的是学校体育教育,它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大学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高校体育在实现终身体育教育的全过程中肩负着承前启后的历史重
伴随着英语教育低龄化的时尚,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展了英语教育。近年来,昆明各大幼儿园也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英语教育。然而,这些幼儿园的英语教育尚处于实践和探索阶段,缺乏成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