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提高。从国内外旅游市场导向分析看,中国旅游业要向深层次推进,必须积极开发西部旅游资源,开辟新的具有强大市场吸引力的旅游景区。但摆在西部地区旅游景区开发面前不可忽视的问题便是资金严重不足。我们认为运用BOT模式是解决我国西部地区旅游景区开发融资难的一条有效途径,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善西部地区旅游业的产业结构。
目前学术界研究主要集中在BOT模式对基础设施领域的运用,涉及旅游景区开发运用BOT模式的研究较少。本文在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旅游学、地理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区域竞争理论,并对BOT相关理论和应用情况进行了较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阅读、问卷调查、案例研究和计量分析等方法对本选题进行了研究。论文分析了国内外旅游景区的投融资现状,指出了西部地区旅游景区投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BOT模式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指出在西部地区旅游景区开发中运用BOI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弥补现有投融资模式的缺陷和不足;对西部地区旅游景区开发引入BOT模式的法律、政策、社会和技术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总体环境对西部地区旅游景区开发引入BOT模式是有利的。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
(1)对西部地区政府引入BOT模式开发旅游景区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和AHP方法探讨风险评估理论模型的构建,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
(2)结合实际情况和理论研究,提出了适合西部地区旅游景区开发运用的PBOT模式(Planning-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即规划-建设-运营-转让的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确保PBOT模式在西部地区的运用和推广,促进西部地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该领域研究文献的总结,应用新理论和新方法对BOT模式与西部地区旅游景区投融资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西部地区景区开发可以尝试运用BOT模式,并提出了PBOT这-BOT的拓展模式,研究成果将为对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