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合伙私募股权基金中LP和GP的博弈关系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el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国际成熟市场上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来看,以有限合伙制作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是主流和大趋势。目前的文献资料对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中有限合伙人(LP)和普通合伙人(GP)之间的博弈及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鲜有涉及。对该论题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与发展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   私募股权投资的特点是高收益与高风险相对应。有限合伙制因其“合伙企业由GP运营、LP不参与管理只负责出资”的特点而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的风险及信息不对称问题因为二者的结合而加剧,使得基金代理人GP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空间和可能性随之放大。   有限合伙私募股权基金中LP和GP的博弈,主要围绕双方利益最大化及有效防范基金风险展开。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该博弈进行分析:   1.构建委托代理模型,得出GP的最优收益分成比例以及GP的代理风险成本。指出LP对GP的报酬激励机制为:给予GP期权性的业绩报酬、以LP的优先回报率作为基金业绩的后验概率来实现与LP收益的绑定。同时以模型结论作为理论依据,结合GP在基金中的代理风险成本,分析了有限合伙协议中的相关条款,说明设定详细的限制性条款、合理的内部治理机构以及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能降低GP的代理风险成本和保障基金的收益。   2.构建声誉模型,分析声誉对GP的隐性激励机制。该机制发挥作用的根源是私募股权基金的固定存续期使得LP和GP在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上存在着重复博弈。同时指出影响声誉机制发挥作用的因素,以便LP更好地借助声誉来识别GP的资质与能力。并分析了我国目前声誉市场的现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3.通过案例分析,说明适当的股权结构安排能有效地规避基金风险。   通过上述讨论,本文分析了有限合伙私募股权基金中作用于LP与GP博弈的激励约束机制,这些机制的有效设计有助于LP和GP双方达成收益与风险的均衡。
其他文献
企业名称:深圳市泰丰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线:无线PDA、无绳电话机、GSM移动公用电话机、多媒体 视频会议服务器、上网电话机、卫星接收器等通讯终 端,和智力游戏机等。 生产规
文章使用中国2000年-2010年的季度数据,运用动态最小二乘(DOLS)和误差修正模型(ECM),检验了金融发展与家庭投资组合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在金融发展和资产收益率
中国是世界能源消耗最大的国家之一,“节能减排”一直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合同能源管理诞生于上世纪中期,是一种运用市场手段促使用能单位进行节能改造的服务机制,也是我
2011年,由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制定并颁布了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
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相关性是学术界及投资者长期以来普遍关心的问题,而如何进行投资以有效地抵御通货膨胀风险进而实现个人财富的增值保值更是广大投资者最为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