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病人临床资料以分析术中出血影响因素,并构建术中出血预测评分系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的病人临床资料,并以Yasushi等构建的腹腔镜肝切除术难度评分系统作为筛选标准,选择其中评定为中、高难度者共241例纳入研究。以术中出血量是否大于等于300ml为结局指标,将术前各项临床资料与术中出血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p<0.05为结果具有显著性,将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中出血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建立术中出血的预测模型,并根据各变量危险度(OR值)建立评分系统,将出血程度分为低危,高危。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手术病例,同前标准再次筛选50进行预测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该评分系统的预测效果。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肿瘤直径≥3cm、肝脏切除范围≥3个肝段切除、难度评分为高难度为LH术中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0、0.012、0.000)。根据与术中出血相关的影响因素及其OR值大小作为术中出血评分系统的预测因素,评分分数R(分)=4×α+4×β+5×γ。α为肿物大小、β为肝脏切除范围、γ为难度评分高难度。R:0-4分为低危,R≥5分为高危。预测验证结果提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798,预测模型的灵敏度64.00%,特异度92.00%,阳性预测值88.89%,阴性预测值71.88%,诊断准确率为78%。结论:肿瘤直径≥3cm、肝脏切除范围≥3个肝段切除、难度评分为高难度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中出血的高危因素。所构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中出血评分系统经验证显示,可较好地区分术中出血风险,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术中出血风险进行预判评估并协助完善手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