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年人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088392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是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人们的体育锻炼行为,并不仅仅局限于追求身体健康,从本质上来说,也是追求幸福感,主观幸福的问题实际上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现实生活领域的集中体现,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人生经验,选择自己所期望的幸福生活道路,然而幸福的生活和人生,必定是在科学、合理的幸福观指引下前行。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在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其分析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了解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指导进一步认识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对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促进老年人心理和谐、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  研究以长沙市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取样区域划定为长沙市内六区,分别从上述市内六区随机选取20个小区,每个小区随机选取75人,共计样本量1500人,发放问卷1500份。剔除无效问卷及回收缺失,最后的研究样本为1308个,从中提取5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样本315人。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量表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  结果: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样本比不参加锻炼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明显高出许多;不锻炼或者偶尔锻炼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没有多大的影响,锻炼时间坚持越长的体育锻炼越能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不同强度体育锻炼的城市老年人群,主观幸福感差异性显著,且随锻炼强度增加,其均值有下降的趋势;轻微和中等强度是老年人锻炼的适宜强度;与体育锻炼强度相比,锻炼坚持的时长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更加明显;体育锻炼不可以直接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能通过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等中介变量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近20年来,认知控制已成为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项目特异比例一致性效应,即ISPC效应,是指在Stroop这样的冲突干扰任务中,大多数一致项目(mostly congruent item)
国家早在2007年5月份就颁发了关于《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重要公告,公告主要是强调青少年在当前学习生活中需要养成具有良好生活习惯和锻炼习惯的生活
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一个岛国。人口不足中国的十分之一,土地仅有中国的二十六分之一,资源贫乏却不断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世界奇迹。   明治维新后,日本成为拥有近代军备和雄厚经济
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比法、逻辑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游泳场馆有偿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开展了相关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等工作,自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