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啦早熟芽变的分子鉴定及其主要生理特性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lcharmer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嘎拉苹果为对照,对其早熟芽变的形态特征、果实()特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利用80对引物对早熟芽变和嘎拉进行AFLP分析,共扩增出2945条条带,其中3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为O.101%,芽变与母株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9995,遗传距离为0.0005。   2.对早熟芽变嘎拉的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熟芽变的物候期与普通嘎拉基本一致,但成熟期提前25天左右;芽变嘎拉树体变矮,分枝变多,节间长、叶宽和叶厚分别为嘎拉的1.07、1.15、1.16倍;但分枝长、叶长、叶柄长没显著变化;主干增粗速度变慢。芽变嘎拉的花瓣长、宽,花药纵、横径,花柄长度、粗度,花粉萌发率,花冠大小分别为嘎拉的0.87、1.15、0.94、1.14、0.63、1.49、0.70、0.87倍。早熟芽变嘎拉的平均单果重206.2克,比对照增加了25.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87%,比对照降低了4%;可溶性糖含量5.55%,比对照降低了9%;可溶性酸含量0.1%,降低了66.6%;糖酸比56,提高了267%;果面色泽为条红,着色均匀。与同期成熟的其它品种相比,该早熟芽变果个较大,糖酸比高,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变异。   3.对光合特性的研究表明,嘎拉与早熟芽变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二氧化碳浓度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0点、10点、12点、12点左右。全天早熟芽变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比嘎拉高10.5%、40%、25.5%,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比嘎拉低6.2%。   4.对早熟芽变内源激素的研究表明,其叶片中ABA、ZRs、Gas和IAA的含量降低,分别比嘎拉降低了5.5%、12.3%、16.7%和16.6%;(IAA+Gas+ZRs)/ABA的比值降低了10%。
其他文献
沙田柚是我国传统优良柚品种,种植面积较大,由于其具有自交不亲和特性,在生产中需合理配置授粉树或人工授粉,费时费力。现实中由于柑橘属中许多品种具有很强的单性结实能力,如果这
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即“挥发性香气组分(VFC)”,是评价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香气阈值较低的挥发性萜类化合物是茶叶中最重要的一类香气成分,呈香上表现为令人愉悦的花果香。茶叶中挥发性萜类物质主要分为单萜类和倍半萜类。萜类物质通常存在一对或一对以上的具有不同香气特征和阈值的对映异构体。受以往分析手段的限制,茶叶中挥发性萜类物质对映异构体的分布、含量及其对茶叶香气的具体影响目前尚未明确,限制了人们对
植物的耐低氮性是一个十分普遍的应急反应。耐低氮在不同植物间以及同一植物的不同发育阶段和水平(植株、器官、组织、细胞)各不相同,所以,植物的根、茎、叶、果都会存在差异
茶树起源于中国,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游离氨基酸是茶叶的重要内含物质,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茶叶品质的优劣。茶树游离氨基酸含量是复杂的数量性状,遗传机制尚不明确,对其开展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定位,解析遗传特性和调控机理,明确控制游离氨基酸积累的功能基因,可加速开发相应的分子育种技术,促进高氨基酸茶树育种进程。本研究以遗传背景和氨基酸含量差异大的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