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作动器设计及双层球面网壳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riamirr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自适应调节和结构振动的主动控制,分析了压电材料的特点、性能,推导了一维压电方程。并应用该一维压电方程理论设计了作动器的压电堆。研制了一种具有传感和作动双重作用的作动器结构形式,其具有输出和实时检测控制力的功能。并分析了该类作动器的性能参数,给出了数值算例。对该类作动器在双层网壳结构振动主动控制中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该作动器的控制效果。建立了双层球面网壳的主动控制模型,给出了该主动控制模型的主动控制方程。推导了采用替代杆式布置作动器时的控制力位置矩阵。研究了主动控制技术在土木工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并推导了LQR和LQG振动控制算法。本文基于LQR控制算法和双层球面网壳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应于双层球面网壳等具有多对称轴结构体系主动控制时作动器位置/数目优化方法。并运用该优化算法对本文设计的作动器在双层球面结构主动控制中的位置/数目进行了优化仿真。优化结果表明双层球面网壳环向布置作动器优于径向,径向和环向越靠近外圈控制效果越明显。在作动器位置/数目优化的基础上应用Matlab软件和Simulink软件包编制LQR算法程序对双层球面网壳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进行主动控制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双层球面网壳的主动控制效果非常明显。同时介绍了时程分析中地震波的选取原则。
其他文献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作为一种有效而重要的工具用来识别结构的损伤、评估结构的整体性与安全性及判断结构的剩余服务寿命,模态参数识别和损伤识别技术是结构健康监测研究的核心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功能和结构复杂的大型机场和地铁综合建筑大量涌现,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同时地铁内建筑又给城市节约了大量的土地。伴随着各种超标建筑
随着风力发电产业的发展,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和体型日益增大,使得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等特种结构的施工安装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绕垂直轴的新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施工吊装,不仅要求较高的起重高度、较重的起重吨位,还要求较大的起重半径,在施工吊装时存在很大的困难。本文针对大型风力发电机组、输电线塔安装和大型冷却塔建设施工时存在的起重问题,提出了一种在无刚性附着物的情况下利用数台普通塔式起重机组合形成共同受力体系,
传统技术对于砌体墙板破坏模式的预测,均是基于机理的结构工作性能研究,诸如传统的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很难得到与试验结果相近的预测结果,特别由于砌体本身的变异性所产生的结
自1968年英国Ronan Point公寓倒塌事件发生以来,结构的连续倒塌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关注。40年来,国外已经编制了相应的设计规范,而我国也在制定相关的规范。连续倒塌主要考虑
节点是混凝土框架的传力枢纽,是框架中受力最复杂的部位,所以节点核心区材料的力学性能对节点的抗震性能影响很大。由于普通混凝土自身具有的许多缺陷,本文在节点核心区用一种新
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比较分析国内和国外相关设计规范,结合我国正交异性钢箱梁具体的工程实践,认真系统的分析了正交异性钢箱梁结构的局部稳定问题,主要内容包括:⑴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人均拥有量少,时空分布差异大的地震多发国,长距离大规模输水工程大部分处于不可避让的强震区,渡槽作为长距离输水工程中跨越沟壑、河谷的重要建筑物,其抗震安全
为实现中俄原油管道漠河-大庆段项目岩土工程数据信息化及资料共享,统一科学地管理这些工程资料,建立了中俄原油管道漠河-大庆段工程数据管理系统,以期为后续工程的设计、施
摘要:近些年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城市人口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空间越来越小。为了扩大城市空间不能一味的增加城市面积,所以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正在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