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的师德研究——以湖北省A市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的健康发展、幼儿园保教活动质量的提升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湖北省A市幼儿园教师的师德现状,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研究了A市幼儿园教师在爱岗敬业、热爱幼儿、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四个方面的情况。笔者随机抽取了A市8所幼儿园(4所公办园和4所民办园)的180名幼儿园教师参与调查,并访谈了8名幼儿园教师。研究结果发现,A市幼儿园教师的师德总体情况较好,在爱岗敬业方面,幼儿园教师热爱工作,乐于奉献;在热爱幼儿方面,幼儿园教师能够尊重幼儿,富有爱心;在严谨治学方面,幼儿园教师重视反思学习,积极创新;在为人师表方面,幼儿园教师注重个人修养,以身作则。但是仍有部分幼儿园教师存在职业信念不够坚定、公正意识不足、科研态度不够积极等问题。  为了解不同类型的幼儿园教师的师德情况,本研究对年龄、教龄、学历、职称、园所性质、工资水平等不同个体背景因素与教师的师德总体及其四个维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年龄、教龄、园所性质、月均工资与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存在显著相关,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得分随着年龄、教龄和月均工资的增长而提高,公办园教师的师德得分高于民办园教师,而学历和职称与幼儿园教师的师德相关性不显著;不同年龄、教龄、职称、园所性质、月均工资的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存在显著差异,而学历与幼儿园教师的师德不存在显著差异。  通过对幼儿园教师的访谈了解到,幼儿园教师自身素质、幼儿园环境、师德培养以及幼儿园教师的待遇是师德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此,笔者提出的对策包括加强幼儿园教师的师德修养、改善幼儿园环境、创新师德培养和提高幼儿园教师待遇。
其他文献
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发展中国家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交流中是否会逐渐失去自己原有文化的独特性,青少年作为对新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的群体,他们的民族认同感经历着怎样的
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6年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明确宣告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在我国,中央教育审议会1971年通过了《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的调整的
诚信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诚信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诚信教育有利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地社会风气,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本文从诚信
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是指主管所展现出的支持员工履行家庭角色职责的行为,旨在帮助员工更好的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一经提出就成为工作家庭领域的研究热点,
针对地理概念教学的研究,主要是从教师如何“教”的角度去探讨地理概念的教学过程、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内容,缺乏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促进地理概念获得的研究。本文主要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