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菏泽杨树人工林碳储量和碳贮库特征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山东菏泽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地面调查和Landsat5TM影像,在GIS和ENVI等软件的支持下,建立生物量估算模型,对该市2011年杨树人工林碳储量、碳贮库特征、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对东明县2000-2011年间杨树林碳储量时空动态进行了分析,为菏泽市乃至整个鲁西黄泛平原区杨树人工林更好地发挥碳汇功能奠定基础,也为区域杨树人工林碳储量的测算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充分展示了我国区域杨树人工林巨大的碳汇能力,表明大力发展杨树速生丰产林,对提高我国森林总体固碳增汇水平,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作用巨大。主要结论如下:1、中菏1号、中菏2号和欧美107杨为目前菏泽市杨树人工林固碳增汇的首选品种,各品种固碳能力为中菏1号>中菏2号>欧美107杨。3-9年生杨树幼龄林为该市森林固碳增汇主体,也是当地杨树人工林碳汇潜力所在。建议在保证当地杨树用材林面积的前提下,将轮伐期延长至13~14年,并大力发展农田、道路及河岸防护林,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当地杨树人工林固碳增汇水平。2、基于TM遥感影像的菏泽市杨树人工林生物量估算模型B=1765.412+7378.884ln(ρ4)+2113.781×(1/ρ√)+14.541×(1/ρ1),自变量少,模型复相关系数达0.754,其生物量拟合值与实测值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7.65%,预测精度较高,能较好地估算菏泽市杨树人工林生物量,可为区域杨树人工林碳储量的研究提供参考。3、菏泽市杨树人工林是当地森林碳汇的主体,是山东省森林植被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固碳增汇水平在全国杨树林平均水平之上。2011年,该市杨树人工林面积为31.79万hm2,碳储量为13.93Tg,碳密度为43.82t/hm2。73.22%的杨树人工林碳密度小于57t/hm2,且较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菏泽地区。4、菏泽市国有林场林地碳储量为0.321Tg,植被和土壤碳储量分别为0.174和0.147Tg,林木碳储量占植被的97.9%,固碳增汇主要依靠林木;林地碳密度为74.74t/hm2,林木和土壤碳密度分别为39.67和34.--1t/hm2。4、5、6、7、9年生杨树林林木碳密度分别为28.54、34.45、36.51、41.24和44.80t/hm2。国有林场,村庄片林,农田、道路及河岸林网单株杨树碳储量分别为56.86、43.72、78.84、69.86和43.01kg/株。5、东明县2000~2011年4个时期的杨树人工林面积逐年增加,分别为17542.62、22705.83、26019.27和27109.10hm2;平均碳密度分别为52.15、40.36、23.26和27.98t/hm2,总碳储量分别为914847.63、916407.30、605208.22和758512.62t。其中,2011年东明县杨树林面积占菏泽市杨树林总面积的8.53%,碳储量占全市杨树林总碳储量的5.45%。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21世纪,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也对精英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良好的身体素质与意志品质已经成为了社会各行各业对精英人才的评定标准。本文就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出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在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下,体育课教些什么,该怎样教?作为课改中的教师就要加强教学研究,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选择更新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并结合本学校的特点,在体育课教学上大胆做一些新的尝试。  关键词 新课改 体育课 如何开展  一、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为学生创设探索的空间  (一)教会学生思考与探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网球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项目,凭借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出现在了高校的体育课程中,网球教学在高校体育中的广泛开展,推动了网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与发展。本文从创新型网球教学方法的特点入手,分析了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并对其应用展开简要探讨。  关键词 网球教学 教学方法 改革创新  一、创新型网球教学方法
该文根据对来自澳大利亚等地29个巨桉种源及其145个家系,在福建省南安、永安和华安等三个测试点引种试验,调查5年生时的树高、胸径、干型、抗寒性性状,了解该引进树种的生长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拓展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文章从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了将拓展训练应用于中学体育教学的必要性之后,概述了将拓展训练应用中学体育教学目前所面临的任课教师层面的影响因素、拓展训练自身层面的影响因素以及配套设施层面的因素,希望对拓展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科学应用问题能够有所启发。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听课与评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活动,是教师观摩学习、交流提高的重要机会,是促进教师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提高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本文围绕日常体育教研活动,从如何听课与评课的角度,就当前体育课堂教学在听课与评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采取的相应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走访涪陵区部分中小学、查阅大量文献、访谈部分教师,对涪陵区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完善初中体育教学,使体育教学工作更趋于合理化,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初中 体育教学 现状及对策  一、涪陵区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