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体平台结构海冰堆积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范围内结冰海域油气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以及北极航道的通航,迫使人类必须面对和解决海冰灾害带来的各种问题。寒区海洋结构物设计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设计抵御海冰荷载的结构物以及准确预测海冰荷载。为了抵抗海冰对海洋平台结构所造成的荷载,考虑到海冰的弯曲强度明显低于其抗压强度,可以在海洋平台的支撑柱体上加锥体,锥体平台结构相比直立结构能够有效降低海冰荷载,这种做法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海冰与锥体平台结构相互作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力学过程,包含多种冰力成分。在这复杂的力学过程中,海冰沿着锥体平台结构的斜坡爬升和堆积,对海冰作用力有着重要影响。海冰爬升和堆积的问题是研究海冰与锥体平台结构相互作用力学机制的关键问题。因此,系统深入地开展锥体平台结构上海冰爬坡和堆积的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现有的锥体平台结构以及其他实尺结构与海冰作用的观测数据和模型试验资料,利用条分法和板壳力学理论,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针对锥体平台结构海冰堆积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力学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根据对锥体平台结构与海冰作用的文献调研,基于条分法和板壳理论建立锥体平台结构海冰堆积计算模型,研究海冰堆积几何特征与锥体结构外形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冰板的挠曲面方程求解,和考虑海冰失效准则,确定锥体结构上冰力预测值。其次,基于LS-DYNA建立锥体平台结构与海冰相互作用数值仿真模型。模型中采用黏聚单元模拟海冰裂缝产生和破坏,并开展海冰材料力学性能数值试验。通过与真实的锥体平台结构海冰堆积结果对比来验证本文计算模型与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基于数值模型确定锥体平台结构上的冰荷载以及海冰堆积形成过程。最后,基于海冰堆积计算模型,开展锥体平台结构海冰堆积计算结果分析。本文海冰堆积计算模型与已有的计算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开展分析海冰物理力学参数、锥体结构外型参数、锥体结构与冰摩擦系数对海冰堆积的影响。
其他文献
MARVELD1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的一个多功能蛋白,定位于人类10号染色体长臂2区4带2亚带(10q24.2),全长3238 bp,其蛋白分子量约为18.9k Da。前期数据分析结果提示,MARVELD1能够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并且在DNA损伤药物处理细胞后可以减轻细胞内DNA损伤水平。进一步研究证实,MARVELD1与PARP1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PARP1能够将腺苷二磷酸-核糖单元转移给M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快件物流行业迎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物流资源共享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式。针对目前快件物流服务碎片化、非集约化、多主体等问题,论文将进行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构建全链协同的共享物流资源整合模式,为快件长途运输和城市内部配送提供更好的调度方案,设计并开发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系统,实现物流资源的协同共享和智能匹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针对传统快件物流资源利
随着自旋电子学领域的发展,人们发现具有垂直磁各向异性(perpendicular magnetic anisotropy,PMA)的绝缘磁性石榴石薄膜有着非常多的优良特性,大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电子器件更小、更快、更高效的要求。据报道,重金属(如Pt等)或拓扑绝缘体与磁层构成的异质结中自旋轨道转矩(SOT)要比传统的磁隧道结中的自旋转移扭矩(STT)更能有效控制磁矩,而厚度小于100 nm超薄的磁性绝
冷拌沥青混合料技术能够实现常温、低温下的沥青路面铺筑,相较于热拌沥青混合料,能够降低施工成本,减少有害物质排放,提高运转效率,是实现绿色道路建设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对于冷拌沥青混合料的研究不多,设计、拌合、铺筑各环节联系较弱,尤其是在微观层面对溶剂型冷拌沥青的研究很少,因此从分子角度理解溶剂型冷拌沥青的强度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使用经验法完成了溶剂型冷拌料的配合比设计,通过不同养生时间、不同养
目前增材制造应用最多的铝硅合金是Al Si10Mg(ASM)合金,ASM合金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焊性以及较低的收缩率等优点,有利于增材制造。但增材制造技术由于自身技术限制(粉末粘附、气孔和熔池效应等),导致工件表面粗糙度较大,难以满足较高精度的使用需求,因此需要配合后续的表面精整措施来提升工件的表面质量。本文结合电解抛光工艺方法,对增材制造生产的ASM合金进行电化学表面精整研究。关于ASM合金的表
分段斜极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因其具有高功率密度、高转矩密度和宽调速范围,以及低齿槽转矩和低转矩波动等特点,而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作电动汽车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电磁噪声是电动汽车的主要噪声源之一,由气隙磁场产生的作用于电机定子内表面的电磁力是电磁噪声的主要激励源。因此,分析和优化分段斜极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磁场和电磁力,对于从源头上解决电动汽车分段斜极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噪声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
二维二硫化铼(ReS2)材料是层状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中的重要一员,金属Re原子和上下两层的非金属S原子构成低对称的八面体配位(1T′)结构,使ReS2层间耦合较弱,且带隙值不随层数变化。低对称性的晶格结构使ReS2具有平面内各向异性的物理性能,如基于少层ReS2的场效应晶体管,沿着两个晶轴方向的载流子迁移率各向异性比可达到3.1,基于少层ReS2光电探测器,宽波段范围内各向异性吸收实现了偏振光检测
跳跃运动的动物与机器人领域相结合的仿生跳跃机器人具有跳跃着地点离散性的特点,能够瞬间积蓄爆发力实现远距离和大高度的跳跃。实现远距离和大高度跳跃的首要特性是具有强大的爆发力,同时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在电机和液压动力系统无法提供足够爆发力的背景下,采用气缸驱动是关节式弹跳腿机器人集爆发力、可控性和自缓冲性于一身的理想动力源。根据仿生学原理设计了一款气动关节式弹跳腿机器人,并根据气动学和动力学知识为气动关
液压挖掘机作为基建的核心力量,广泛应用于各类施工领域,正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受作业环境、劳动强度和技术发展等的影响,高水平驾驶操作人员正逐渐短缺,而为满足日益完备的作业需求,其工作装置的智能控制已然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内容。挖掘机系统涉及机、电、液等多个学科,工作装置的作业端轨迹规划和轨迹控制作为其机器人化发展进程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工作,对实现以较高精度自主完成施工任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研究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类对于通信的研究逐渐从陆地和空中向浩瀚无边的海洋领域发展。由于海洋资源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水上军事行动的日益增加,将海洋介质作为声信号传输通道的需求大大增加,但外场海上试验存在高成本、周期长等实际问题,因此建立适合特定海域环境的时变多径水声信道模型,对于实际海上测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建立适用于南海海域的时变多径水声信道模型,从而分析南海海域环境变化对水声信道特征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