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最近研究发现,吲哚胺2,3-二氧化酶(IDO)在免疫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能是打破乙肝免疫耐受的重要靶点之一,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观察吲IDO的表达与乙肝病毒复制水平,以及T细胞亚群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IDO在慢性乙肝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为重建机体主动免疫提供一个新途径。方法1.病例选择试验组:我院肝胆外科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50例慢性乙肝患者,年龄28~65岁(43.9±56.1)岁;其中男38例,女12例;病程1个月到30年,中位数125个月。对照组:我院体检中心同期50例健康体检人员,年龄18~70岁;(33.9±68.1)岁;其中男28例,女22例。排除标准:<18岁或>80岁,接受过激素治疗,乙肝患者入院前2周接受过抗病毒治疗,合并HCV感染,患有免疫缺陷病,血液系统疾病,机体有感染灶,包括胆道感染,病人不同意。2.标本采集和处理方法采集50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静脉血内淋巴细胞和血清,分别置于-80℃冷冻待测,同时采集同期50例健康体检人员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和血清作正常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PCR)法检测两组标本淋巴细胞IDO 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两组标本淋巴细胞IDO蛋白含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检测两组标本血清IDO活性;免疫荧光定量法(Quantitative immunofluorescence method)测定试验组乙肝病毒复制水平(HBV-DNA);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检测试验组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Function of T-lymphocyte subsets)。试验组患者的ALT数据自其病案中读取。结果1.乙肝患者IDO mRNA、IDO蛋白定量、IDO表达活性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人群[mRNA:(2.110±0.615)×103 vs (0.143±0.026)×103;蛋白定量:0.22±0.06 vs 0.02±0.0017;表达活性:26.07±8.12 vs 4.98±1.65;P<0.05]。2. IDO mRNA与HBV(r=0.502,P<0.001)和ALT(r=0.65,P<0.01)均呈正相关。3.乙肝组(CD4:28.66±13.92,CD8:21.06±6.05,CD4/CD8:1.3±0.35)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百分比,以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D4:49.80±10.68,CD8:29.90±2.53,CD4/CD8:1.7±0.65),P<0.05]。4. IDOmRNA,蛋白定量和表达活性均与CD4(+) T cells (r=-0.622, -0.682, -0.549, P<0.05), CD8 (+) T cells(r=-0.487, -367, -294, P<0.05)以及CD4/CD8比值(r=-0.426, -0.533, -0.397, P<0.05)负相关。结论IDO与乙肝病毒复制水平密切相关,在乙肝病毒免疫耐受中起着重要作用。抑制IDO的功能很可能是打破乙肝免疫耐受的新途径,为重建乙肝患者机体主动免疫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