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机器人已经从科学家的实验室走进了中小学校的课堂。机器人教育逐渐成为教育各界关注的热点。智能机器人究竟蕴涵哪些教育价值?智能机器人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载体会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什么变化?我们应该怎样使机器人教育健康发展?……机器人教育这一新兴事物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国内开展机器人教育仅仅几年时间,有关机器人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还非常少。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调查访谈、参与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的智能机器人教育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第一部分,研究了国外开展机器人教育的背景和概况,分析了国外机器人教育的实施领域、途径和主要特征。对国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是为了给国内机器人教育的发展、普及提供参考和借鉴,这是本论文的创新点之一。在国外经验的启发下,总结了国内这几年机器人教育的现状,指出了我们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部分,以智能机器人走进中小学课堂的根本原因和基本过程为切入点,分析了智能机器人所蕴涵的教育价值,探讨了机器人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整合关系,这种整合并不是要把与机器人有关的学科知识转移到智能机器人课程上讲授,而是要在机器人课堂上使学生应用和理解这些学科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智能机器人课程的定位,即在基础教育领域,智能机器人课程可以作为科学课程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天然模块,它的组织形式应该是科学课或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而不仅仅局限于信息技术课程中。这是本论文的创新点之二。 第三部分,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课程开发理论为指导,在基础理论研究的层面进行智能机器人课程资源开发,分别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智能机器人课程指导纲要。纲要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和教学案例四大部分内容。指导纲要的主要目标是希望能够为许多开始关注并准备开展机器人教育的学校和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和指导。这是本论文的创新点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