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维度自学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模拟器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来源 :军事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z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 V-2)的快速扩散对我国国民健康以及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精准预测各省、直辖市疫情风险及未来疫情发展趋势,对于精准防控、快速遏制疫情蔓延尤为重要。传染病的基本数学模型,如易感—暴露—感染—移除(Susceptible-Exposed-InfectedRecovered,SEIR)模型等,可以在理想情况下对疫情走势有一定的定性预测。考虑到疫情期间存在国内大规模跨区域—区域内人口流动、多种防控措施实施、个人防护意识改变、医疗卫生系统承载能力限制、超级传播事件等现象和实际情况,上述因素可能对疫情走势产生深远影响,而传统的传染病模型很难对疫情做出精确预测,难以对精准防控决策提供支持。本研究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基于确诊病例信息、人口时空轨迹、医疗资源等数据,综合考虑多种传播及防控因素,构建精确到省—市—区县粒度的高维度自学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模拟器,为疫情走势提供精准复盘、情景模拟以及预测推演,进而辅助局势分析,评估防控决策效用。该模拟器采用了一种复杂的传播动力学模型(SHEADIOR模型)来精细化人群健康状态变化;通过输入实时准确的人口时空轨迹数据,刻画真实的跨区域—区域内人口流动以及社会人群接触模式;利用详细的个案数据计算病毒传播特征参数的最优拟合分布。以全国第一阶段疫情数据为测试集,从省一级尺度进行了疫情全程传播动态复盘,完成模拟器构建和验证,为后续疫情防控政策评估、想定场景的模拟推演提供了模拟实验环境。通过改变防控措施的实行时间点和参数,对封城、延迟复工复学以及全国医疗支援湖北等重点措施进行了效果评价。模拟推演的结果显示,控制离汉通道非常及时,可以显著减少湖北省和全国的预计感染者数量;过早全面复工复学风险很大,除非再次实施严格的干预措施,否则难以控制疫情;全国支援湖北是必要的,否则在6月之前,湖北省的疫情将无法得到控制。世界各国应对疫情时,政府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各不相同。通过模拟器模拟,对不同国家疫情防控模式进行对比评估。模拟推演的结果显示,如果我国采取了他国的疫情防控模式,截至4月30日,预计确诊病例都将超过10万例。其中,英国的“群体免疫”政策和美国的宽松防疫措施导致的预计感染人数将突破百万例。反之,英美若采取类似湖北省的严厉防控措施,疫情有望在3个月内得到控制,预计确诊病例数大幅减少;意大利若能提前20天封锁北部疫情严重的地区,疫情可在5月中旬结束。与此同时,模拟推演的结果显示,不封锁、多检测的“韩国模式”在我国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若不控制人口活跃度、保持社交距离,仅仅依靠核酸检测和提高公共场所的个人防护水平,预计感染人数将高于真实情况,这证明了在疫情早期对高风险地区实施封闭式管理的必要性。6月以来,我国的疫情整体上处于低流行状态,但面临着点源性小规模暴发风险。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和改进的模拟器传播模型,本研究对北京新发地疫情进行分析复盘,并对一系列精准防控措施进行效果评价。模拟推演的结果显示,包括局部地区封锁、密切接触者追踪和基于社区的核酸检测在内的一系列精准防控措施足以有效控制疫情,由此实现防控疫情蔓延与保护经济发展之间最佳平衡。由于节假日期间人口流动增加,西方国家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出现新一轮快速增长。本研究探究了春运高峰期疫情是否会在我国出现反弹,并优化了控制疫情的核酸检测策略。利用微观传播模拟模型和疫情传播模拟器,预测不同核酸检测策略下,春运高峰期疫情的本土传播情况。计算春节期间的总感染人数、核酸检测负担和总体医疗开支,以此优化春运期间的核酸检测策略。模拟推演的结果显示,相较于不进行核酸检测,在出行前3天对来中—高风险地区的旅客进行核酸检测,可以显著降低传播风险,对比全面核酸检测更经济有效。
其他文献
碳气凝胶具有比表面积大、电导率高、孔隙率高、密度低等显著特点,符合烟幕材料的基本要求,但将其应用于烟幕材料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人员只是初步证实了碳气凝胶用作新型烟幕材料的可能性。本文采用实验方法和仿真计算两种研究手段,开展了碳气凝胶新型烟幕材料红外消光特性研究。首先,基于溶胶-凝胶法完成了碳气凝胶块体材料的制备,得到了含碳量大于94%的多孔碳气凝胶块体材料;采用机械球磨法将块体材料加工制备成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艺术院校是文艺工作者的培养基地,肩负着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和生产高质量文艺作品的重任。艺术院校"三全育人"的推动要从艺术的特性出发,遵循其发展规律,正视其存在的问题,脚踏实地,通过人才培养、文化建设和工作体系创新等方式方法,形成良好的协同育人机制,提升"三全育人"实效。
研究背景小肠对射线有很高的敏感性,高剂量的电离辐射可以抑制肠上皮细胞增殖,细胞出现凋亡和变性坏死,破坏肠道上皮的完整性,增加肠上皮细胞和肠道内病原微生物的接触,产生严重的肠道炎症反应。深入研究辐射引起的放射性肠损伤,为当前肠型放射病预防和临床腹腔放疗防护提供新思路。细胞焦亡是一种由Caspase介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细胞内感受体接收危险信号后,组成炎症小体,募集并切割pro-Caspase-1
先进武器装备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新一轮军事变革的推动下,世界各军事强国均在加强新概念武器及新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研究。当前,各种新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为实现集约高效开展武器装备建设,推进重点方向和核心关键技术研究,亟需开展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科技发展态势的研究,为机关统筹开展项目立项审批工作提供依据支撑。本论文主要是为了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新兴领域科技进展情况,为装备技术体系开
学位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搜救机器人在战后、灾后场景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使用搜救机器人执行搜救任务,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二次灾害对搜救人员的伤害,且因搜救机器人可连续工作,对于提高搜救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搜救机器人而言,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ly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和面向目标点的路径规划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其自主化程度,减少搜救人员的人为控制,
癌症作为一类具有异质性的恶性疾病一直是生物医学领域关注的重要内容。激酶抑制剂作为癌症治疗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20年来发展迅速,不断有新的激酶抑制剂被研发和批准。激酶抑制剂由于更能适应癌症的异质性,在临床上可以作为很多无法进行手术或对化疗产生耐药的癌症患者的一种药物治疗方案。然而,随着激酶抑制剂的长期使用,获得性耐药的现象愈发普遍,该现象使患者治疗难度增加,成本提高。研究者尝试利用体内体外实验模拟
化学毒剂的生产、存储和使用给国家和公共安全带来了重大问题,快速、准确提取化学毒剂是防化侦察的基本要求,因此开展以化学毒剂及其水解产物为目标物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也是防化和反恐领域的重点方向。近年来,样品前处理技术发展迅速,相关研究朝着小型化、便捷化、自动化和绿色环保的方向不断深入。填充吸附剂微萃取技术(Microextraction by Packed Sorbent,MEPS)是基于固相萃取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