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sAg和抗HBs双阳性患者S基因新增N-糖基化突变的临床意义分析

来源 :桂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zhushua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HBV(Hepatitis B virus,HBV)HBsAg+抗HBs双阳性患者S基因主要亲水区(major hydrophilic region,MHR)新增N-糖基化突变特点,揭示HBsAg+抗HBs双阳性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对284例HBsAg+抗HBs双阳性和314例HBsAg单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S基因扩增及测序分析。对1例携有MHR区双N-糖基化新型突变株的慢性乙肝患者血清样本进行随访收集和深入研究,对HBV前S/S基因进行扩增和克隆测序,观察新增双N-糖基化突变的演变过程。构建pcDNA3.1(-)-myc-His A和pTriEx-mod-1.1HBV野生株、2种临床变异株和定点回复突变株重组质粒,瞬时转染HepG2肝癌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HBV DNA和细胞内复制中间体水平,分析突变对病毒复制力和分泌能力的影响,并对细胞培养上清中HBs Ag进行绝对定量,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技术对HBsAg-His融合蛋白进行检测,分析突变对病毒抗原性的影响。结果:284例HBsAg+抗HBs双阳性患者中MHR区新增N-糖基化突变的检出率为11.3%(32/284),显著高于314例HBsAg单阳性患者的2.9%(9/314)(P<0.01)。284例HBsAg+抗HBs双阳性患者中72例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μlar carcinoma,HCC),在HBsAg+抗HBs双阳性伴新增N-糖基化突变者中检出率为46.9%(15/32),显著高于HBsAg+抗HBs双阳性未伴新增N-糖基化突变的22.6%(57/252)(P<0.01)。从1例患者中检出的新型株突变形式为s116-118TST→NST+s131-133TSM→NST,并联合sP120缺失+G145D突变,在3份随访样本中该突变株分别占98.0%、2.0%和2.5%,在第2份样本中检出s130-132GTS→NSS单N-糖基化突变株,占17.6%,但无sP120缺失+G145D联合突变。与野生株相比,新型突变株复制力提高31%,但HBsAg定量降低。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双N-糖基化定点回复突变株可部分恢复HBsAg检出水平,提示除双N-糖基化突变外,s P120缺失+G145D联合突变对HBsAg抗原性减弱也有明显影响。结论:HBV S基因MHR区新增N-糖基化突变与HBsAg+抗HBs双阳性相关,两者同时出现可能是HCC发生的高风险因素;S基因MHR区新增双N-糖基化+sP120缺失+sG145D联合突变共同影响HBsAg抗原性。
其他文献
为适应国家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响应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长兴电厂按照烟气协同治理技术路线进行超低排放改造,使机组投产后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达到燃气轮机组的排放限值要
对电力系统非试验型端子排试验接线存在的种种困难及造成测试工作效率低下、试验数据不准确等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通过研制一种新型试验转接导线,并将导线与常用的控制电
研究背景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HBV)感染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严重健康问题,中国是乙型肝炎病毒的高发流行区,中国的乙肝患者及HBV携带者数量众多,HBV感染成为中国公共卫生
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其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这就要求党不仅在理论上,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适应人民当家
林译小说是林纾的主要文学业绩,也是其文学活动中最受重视的一部分。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有着多重身份:译者,读者,作者。林纾作为不懂外语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充当读者和作
近年来,我国废品总量不断增加,废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形成了制约。为了有效解决废品问题,开展对我国现行废品回收模式的分
推进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通过改革和完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促进各项制度日趋科学完善,解决海洋资源环境开发利用问题。通过海洋生态环境治
<正>随着护理教育地不断改革与发展,本科护理人员的队伍在不断壮大,而临床实习是本科护生由学生转变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的重要环节,也是本科护生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相结
婚俗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婚俗文化折射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历史背景使迪庆藏族形成了特有的传统婚俗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
在常规能源逐渐面临枯竭,环境保护引起世界各国人民广泛关注的今天,作为一种洁净,有发展潜力的新能源,很多国家都在大力支持光伏产业的发展。对光伏系统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