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视野下的动物类惯用语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intel20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惯用语是现代汉语语汇中特色鲜明的组成部分,它数量多、结构稳定、意义凝固,广泛应用于现代汉语书面语和口语中。惯用语中有一部类是包含动物的惯用语,它用动物比喻人和事,生动有趣;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外国留学生对动物类惯用语有很大的兴趣,但由于无法理解惯用语的意义、感情色彩、文化内涵,惯用语往往成为其学习汉语的难点。现有的动物类惯用语研究成果不多,相关教学经验的总结也较为少见,立足于此,本文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动物类惯用语为研究对象,分析动物类惯用语特征,提出教学构想,试图帮助留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动物类惯用语。论文主体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选题意义、前人先行研究成果和研究涉及的惯用语语料来源;第二部分从语言学视角分析动物类惯用语,分析了动物类惯用语的隐喻转喻机制、形象意义、语义特征、语法特征;第三部分,从文化的视角分析了动物类惯用语反映的文化特点和民族文化特征;第四部分运用前三部分的研究成果,分析动物类惯用语的认读偏误和教学难点,给出相应教学对策,并以关于牛的惯用语"老黄牛"和"吹牛皮"为例提出留学生学习动物类惯用语教学构想;第五部分是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归纳,也提及自己论文的不足。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传统方法和AMSZ准则对中国经济动态效率进行检验后发现,九十年代末至今的中国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迁。基于地方土地财政的视角,从理论解释了资
在机器学习算法中,矩阵乘法运算是一种基本运算。而扩大矩阵乘法的运算规模并降低其运算时间,将有利于满足机器学习算法处理大规模数据的要求。将MapReduce并行框架用于分块
中国传统元素是当前设计行业中较为流行的设计元素,从市场需求而言,由于传统元素能够带给人们归属感,同时能够表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人们对于中国传统元素的需求度逐渐增
本文以明臧晋叔所选编的《元曲选》作品语言为语料,对其中十类重叠式词语即AA、AB、AAA、ABB、AAB、ABCC、AABC、AABB、ABAC、ABCD型进行了考察、描写和分析,在具体的论述中
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推动着语言的改变。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言语交际开辟了新的媒介环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络上进行沟通和交流,网络语言应运而生
生态环境监测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建立科学合理的监测网络,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在生态环境监测过程中,水质监测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徵,号辛楣,又号竹汀,晚年号潜研老人,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是清代乾嘉时期重要的学术代表人物,一生供职翰林,主讲学院,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他博通
近几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对汉语这一古老的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形成了"汉语热"的现象。随着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其研
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十七,于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
期刊
【目的/意义】为了探索微政务信息公开参与各方的合作关系和利益分配。【方法/过程】本文运用共生理论,从过程性公平和结果性公平两个方面,分析公平偏好视角下,微政务信息公